历史

浙江菜(3)(2/2)

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说来说去,和尚是要吃他的那盘五柳鱼。

    后来有一次,苏东坡前去拜访佛印,佛印就照样蒸了一盘五柳鱼,将鱼放在旁的罄里,想借此难为难为苏东坡。苏东坡一进门便发觉了,故作不知,说道:“有件事求教:我写了个上联,下联一时却想不出。”佛印问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不假思索地说:“下联乃‘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听完,佯装惊叹道:“原来你罄(庆)里有鱼(余)呀!快拿出来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被苏东坡识破,只好把鱼拿出来。佛印笑着说:“这条五柳鱼算给你‘钓’到了,不如叫‘东坡鱼’算了。”由此,“五柳鱼”又被人们称做“东坡鱼”,而且这道菜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

    关于五柳鱼另有一个截然不同的传说,说是杜甫招待朋友时创制的。因鱼身刀口像柳叶,柳宗元号之为“五柳先生”,雾示对柳宗元敬意,此菜就名为“五柳鱼”。据此传说,有人将其归为川菜。但翻阅食经菜谱,川味名菜中并无见载。倒是上海知名老店绿杨屯酒家有一道五柳鱼丝,该店以经营扬州风味菜肴为特色,由此看来,五柳鱼出于杭州西湖应是无误。

    “叔嫂传珍”——

    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是杭州的一道传统风味名菜,系用草鱼经汆煮而成,味道鲜美,一向为人们称道,被认为是游览西湖时必吃的菜肴。清人方恒泰曾赋诗咏之:“小泊哼五柳居,当筵举网得鲜鱼。味酸最爱银刀烩,河鲤河鲂总不如。”碧波浩渺的西子湖里流淌着千年史话,也流淌着有关西湖醋鱼的美食传说。

    相传在南宋时,有宋氏兄弟两人,颇有学问,但不愿为官,因而隐居江湖,靠打鱼为生。当地有一恶霸,名赵大官人,他见宋嫂年轻貌美,便施阴谋害死了宋兄,欲霸占宋嫂。宋家叔嫂祸从天降,悲痛欲绝。为了报仇,叔嫂一起到衙门喊冤告状,哪知当时的官府与恶势力一个鼻孔出气,告状不成,反遭毒打,他们被赶出了衙门。回家后,嫂嫂只有让弟弟远逃他乡。叔嫂分手时,宋嫂特用糖、醋烧鲩鱼一碗,对兄弟说:“这菜有酸有甜,望你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勿忘今日辛酸。”后来,宋弟外出,抗金卫国,立了功劳,回到杭州,惩办了恶棍,但一直查找不到嫂嫂的下落。一次外出赴宴,席间得尝此菜,经询问方知嫂嫂隐姓埋名于此当厨工,由此始得团聚。于是,“叔嫂传珍”这道美菜和传说一起在民间流传开来。西湖醋鱼以杭州楼外楼菜馆所烹制的最负盛名,过去在孤山楼外楼壁上曾留有“亏君有此调和气,识得当年宋嫂无”的题诗。另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游览西湖时,也曾经品尝过西湖醋鱼,可见,此菜在清代已经相当有名。楼外楼开业于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由杭州陈秀才创办,店名取意于南宋林升的名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该店经营的杭州风味菜主要有西湖醋鱼、宋嫂鱼涪龙井虾仁等。孙中山、鲁迅、周恩来、陈毅以及西哈努克等中外名人都曾在该店品尝顾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