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江苏菜(6)(1/2)

    江苏菜(6)

    湖南益阳出产的皮蛋也相当有名。关于皮蛋的发明,当地有一个传说:有户农家准备盖房,在屋后蓄了一个石灰池,家中养的鸭子一次将蛋下到池中,后来房主在盖房时发现了石灰池中的蛋,剥开皮,发现蛋白、蛋黄都凝固了,据此房主研究出制皮蛋的方法。

    皮蛋除剥皮切瓣食用外,还可入锅烹制成热菜。清代有炒皮蛋松菜肴,是将皮蛋和猪肉切成小方丁,过油后,与笋丁、茭白丁、黄瓜丁、莴苣丁、虾仁和香菇等入锅同炒,加葱花、辣椒等调料制成,色味俱佳,香嫩软滑。另有熘松花,将皮蛋切瓣,挂上面粉,再挂上水团粉糊,经油炸颜色呈金黄时,再加葱、蒜、姜、醋等调料,勾薄芡,入锅轻熘便可。

    广东还有一种名叫皮蛋酥的点心,是用水油面团包油酥面团,擀制成皮,**蛋、糖姜、莲蓉馅,经烤制而成。皮蛋酥是从传统点心顶酥饼演变而来的。清代顾仲在《养小录》中记载了顶酥饼的做法:“顶酥,生面,水七分、油三分,和稍硬,是为外层。生面,每斤入糖四两,油和,不用水,是为内层。擀须开折,须多遍则层多,中实果馅。”现在广东将这种面皮统称为水油酥面,用来制作多种点心。皮蛋酥是将皮蛋摁碎,加姜汁、白糖和莲蓉调制为馅,经制坯入炉烤熟,点心酥层分明,馅心甜糯,食之口齿生香。

    皮蛋也许还有别的许多吃法吧,不过我觉得最正宗的吃法还是直接剥皮切瓣,浇以香油和醋,撒上极细的姜末。这种方法人人都会,而且也的确好吃。

    家喻户晓的

    清炖蟹粉狮子头

    清炖蟹粉狮子头是扬州传统风味名菜,它是以猪肋条肉和蟹粉等经蒸、炖而成,在扬州是家喻户晓的菜肴,脍炙人口。

    据传,此菜起源于隋代。当年隋炀帝下江南,饱览了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回味秀色之余,遂命御厨以四景为题,做出四道菜来。在当地名厨指点下,御厨终于烹制出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这四道菜。其中葵花斩肉即现在所说的狮子头。杨广品尝后龙颜大悦,下旨赐宴群臣,一时四大名菜倾倒朝野。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繁荣,权贵们饮宴成风,竞相请客。一次国公韦陟宴客,也上了这四道名菜,当葵花斩肉上桌时,只见那用硕大的肉圆子做成的葵花心状若雄狮之首。有的宾客为取悦主人,乘机劝说道: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之印,不如将此菜更名为“狮子头”。国公大喜,欣然采纳,从此“狮子头”风靡大江南北,流传至今。

    狮子头是用猪肋条肉为原料,制作时去皮去骨,肥瘦肉按六四比例,精切细斩,加蟹肉及各种调料拌匀,分成六个大肉丸,将蟹黄分别镶入肉丸上,然后用砂锅炖焖,上桌前再将煸炒至翠绿色的青菜放入砂锅。其特点是:汤清味浓,肥而不腻,蟹粉鲜香,色泽美观。

    清炖蟹粉狮子头历来受到人们的珍视。清代关于此菜的文字颇多,袁枚《随园食单》中记有“扬公圆”一菜,其制法与今日之“狮子头”相合,其文夸赞备至:“扬明府作肉圆,大如茶杯,细腻绝伦,汤尤鲜洁,入口如酥。”还有诗人赞扬葵花肉丸云:“宾厨缕切已频频,团比葵花放手新。饱腹也应思向日,纷纷肉食尔何人。”人们将肉圆比喻葵花,是因为肉圆包裹蟹黄,形大而色黄,宛如一朵盛开的葵花,十分美观。

    至清朝末年,徐珂《清稗类钞》明确记载了狮子头做法:“狮子头者,以形而得名,猪肉圆也。猪肉肥瘦各半,细切粗斩,乃和以蛋白,使易凝固,或加虾仁、蟹粉,以黄沙罐一,底置黄芽或竹笋,略加以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