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困惑 > 五、是利益阻碍了教育改革吗

五、是利益阻碍了教育改革吗(1/2)

    五、是利益阻碍了教育改革吗

    眼下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教育改革的推行者们却发现,教改似乎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人们对教改不仅没现出多少热情,相反还有几分冷淡,从教改开始推行到现在,对其的质疑之声就一直没有停过。而教改实行的每一步都或多或少的会遭遇阻力。

    其实,阻力和质疑恰恰是一项改革进行自我完善必需的两个基本要素,它就如商家时不时向顾客收集的反馈信息一样,方便改革的推行者们了解改革效果,发现改革的问题以及体察人们对改革的感受,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下一步的策略计划。

    在现实生活中,改革的阻力往往呈现出多种姿态,这就需要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它们的本质,并时刻用理性的态度对其进行考察,不可意气用事,更不可头脑发热。

    教改进行得越深入,阻力的力量也就越强大,化解它们就成了推进教改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俗话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阻力总是来自多方面的,由于其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在处理它们时,人们就要量体裁衣,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制定方法策略。在诸多阻力中,来自利益方面的最普遍也最复杂,需要人们仔细考察。

    利益阻力有相对和绝对之分。教改必然带来教育领域的一系列变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变动总不可避免地会触动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要求每个人都做到以大局为重很不现实,很少有人会眼睁睁任自己的利益在改革的声浪下悄然流走,他们总会不由自主地站将出来抵制改革的进行,这就是所谓相对阻力。是改革就会有受益者和受损者,就会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因此,相对阻力往往会贯穿改革的始终。

    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社会成员分成改革的受益者、改革的受损者和无关利益者三大部分。教育改革推行的过程也就是改革的受损者和受益者博弈的过程,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和这两大群体的实力多寡及其对抗息息相关。譬如为中小学生减负,取缔名目繁多的补习班就会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支持,受到家长学校的反对,而对于那些和补习班没有半点关联的人则无关痛痒,他们最多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对这一举措评论一番。再譬如取消三好生保送重点校制度,将三好生身份只作为一种荣誉激励不和升学挂钩,就会受到那些不是三好生的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认为这是教育公平的一种表现。可那些三好生和他们的家长就不这么看了,好不容易争上了三好,说不保送就不保送了,想起来都让人寒心。但对学校老师则关系不大,有没有三好他们都照样招生。

    教育改革必须实行,已经在社会各界达成共识,没有人否认教改的积极意义。可教改真正实行起来了却很难做到人人满意,每个人都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教改做出了各式各样的设想,尽可能让它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就造成了大家都在喊教改,可对任何一个教改方案都存在分歧,于是出现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混乱局面。不管最终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了什么样的改革方案,总会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满,遭遇一部分人的抵制,导致教改只能在磕磕绊绊中艰难行进。每个人都喜欢指责他人是教改的障碍,而每个人又都有成为教改障碍的可能,只要客观时机成熟,教改的支持者都可以在一夜之间变换成教改的反对者。

    对于象征着权威的教育专家也是如此,虽然不能将各个教育专家简单的当成某种利益的代言人,认为他们提出的教改方案之所以会有差别是因为他们为之服务的利益团体不一样。其实就算为同一团体工作,各教育专家们也可能在教改方案的提出上发生分歧。但不能否认,教育专家们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也难免会由于听甲方的意见多过乙方、考虑甲方的处境周全过乙方而制定出偏向甲方的方案。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治学再严谨的学者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出现考虑不周、计划偏颇等问题。

    教改方案引发的种种矛盾与争议,实际上都可以视作利益的纷争,由此可知教改最大的阻力就来自利益。

    教改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其涉及范围之广、牵涉问题之多、执行时间之长注定了它的推行必将困难重重。在教改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由自主地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因某方面的受益而成为改革支持者,同时又可因为某方面的受损而坚决的反对改革。因此,社会之人不分你我都有抵制教改的动机,这就是教改的绝对阻力。

    是改革就会有动荡,是改革就会有冲击。每一次改革都意味着新的挑战,改革越宏伟风险就越大。改革显然不能满足中国人好安稳、求平和的心里,打一开始,在一些人眼里,不管改革的理由有多充沛,改革就是麻烦的代名词。

    绝对阻力的威力在教改之前表现得最为明显,人们虽然对旧教育体制中的种种弊端了熟于心,但毕竟在这个旧教育体制下生活了多年,已经适应了它的弊陋丛生,况且正如他们身兼改革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双重身份一样,他们既是旧体制的受害者又是得利者,他们想改变现状,又舍不得放弃既得利益。但绝对阻力的威力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