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困惑 > 一、郁闷痛苦,现代孩子的“孤独危机”

一、郁闷痛苦,现代孩子的“孤独危机”(2/2)

小家庭化、家长的过多限制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都是孩子丧失天真童趣的重要因素。

    首先,现在中国的家庭结构已经由原来的四代同堂、儿孙满堂的大家族变成了今天的三口之家,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一言蔽之就是无兄弟姐妹,在家里除了父母以外,或者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相仿年龄的玩伴却极少甚至是没有。平时,孩子们要面对紧张的学业,可能无暇顾及玩伴这些小问题,但是,一旦到了放假的时候,没有合适的玩伴这个问题就凸现出来了。那时爸爸妈妈都要上班,而年纪老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显然不是孩子们合适的人选。住宅小区里或许会有同年龄的孩子,但日益变得复杂的社会情况使家长也并不放心。

    在“离网离视、阳光寒假”活动中有一位年龄最小的同学——上海市东荷小学四年级的陈晨力。陈晨力的父母平时就不让他和小区里的小朋友接触,原因就是因为有一次他跟小朋友出去玩回来就发水痘了。自此,陈晨力就再也没有和小区里的小朋友一块玩了。

    实际上,孩子是非常需要群体互动这样的生活的。为什么一到有球赛时,很多人都会约上三五知己,甚至是和陌生人在酒吧里聚在一起观看,而不是选择呆在自己的屋里独自观看,就是因为那种一起欢呼、一起叹气的互动可以带来更强烈的感受。

    其实,陈晨力的父母对于孩子没有玩伴的问题也很清楚,但苦于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也就只好作罢。活动的7天生活,对于陈晨力来说就是一种煎熬。事实上,在这7天里,陈晨力的爸爸也是如坐针毡,并不好过。陈晨力的爸爸每天的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帮寂寞的儿子消磨时间。除了下棋,陈晨力的爸爸甚至还想出了陪儿子一起拆小闹钟的DIY活动。但遗憾的是,这项他觉得颇为得意的创意,儿子却不屑一顾,甚至在活动日记里对这一件事的评价是一个“困”字,陈晨力的爸爸为此感叹不已。其实,家长和孩子想不到一块岂止于此,事实上,当陈晨力在家里踩着滑板车撞沙发的时候,爸爸觉得“孩子有烦躁情绪”,而陈晨力却觉得“心情愉快”。

    从中,无不反映出当代家庭教育的另一个“困惑”——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出现瓶颈。现在,像陈晨力的爸爸这样不了解自己孩子心里想什么的家长比比皆是。这些家长,平时对孩子的生活起居全盘包办,导致不少孩子不会自己“找乐”。

    现在,父母和子女在一起,陪得少,谈得少,尤其是娱乐性沟通更少。调查显示,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多半是在看电视的时候,这个概率超过了70%。但是,看电视中间,家长会和孩子谈论的只有50%,而看完后会和孩子谈论的仅有不到40%。

    其实,并非我们的孩子不想到广阔的天空下去“疯狂”,但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严重不足,使他们的美好愿望无法变成现实。这也是导致独生子女一代缺乏户外活动和同伴游戏的原因之一。孩子们想到图书馆看书,但是很滑稽的是,国内绝大部分图书馆只有上网的地方对孩子开放,而看书的地方却不对孩子开放。而在国外,图书馆可以供大人和孩子一起阅读。孩子们也想参加社区活动,但单一的活动方式令人感到索然无趣。

    父母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也左右着孩子们的生活。有调查显示,越是教育程度高、生活环境优越的家庭,孩子就会越孤单。这其中的原因无外乎都是家长对孩子的限制太多,对孩子行为的控制性很强。中国的家长向来认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此,他们总希望孩子能跟学习好、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交朋友。由于怕孩子受到伤害或不良影响,一些家长往往对孩子过度呵护,甚至干脆阻止孩子和别人交往。来自北京某调查机构的千人问卷调查结果,39%的家长反对孩子放学后找同学玩,34%的家长勉强同意,剩下的那些家长则是视情况而定。

    过犹不及,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往往会起到负面作用。有一个例子:南京的晓婷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通的年仅12岁的女孩,表现一直很优秀的她一直很听父母的话。但孩子上了初中以后,整个人突然变了,抽烟、喝酒,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甚至还逃课,父母对此伤透了心。专家分析,一直以来,晓婷的父母“步步为营”,为她设计好了一切,却恰恰忽视了孩子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当来自外部的影响大于家庭的影响,或者环境突然从封闭变成开放时,孩子就会因不适应而突然爆发。

    社会风气的变化,也成了挡在孩子与外界间的高墙。由于大人之间的关系、情感的转变,孩子之间的关爱也变少了,竞争意识、嫉妒心理、防范心理却渐渐增强。现在,孩子与同学在一起时,常常会说些“我昨天玩到很晚才睡,都没有看书”之类的话,其实他们在家时却埋头苦读到很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竞争意识向不良方向发展的结果。家长总拿别的孩子作为自己孩子的成长标准,难道良性的竞争模式就是要把某某比下去,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吗?

    独生子女一代中很多孩子,往往会热衷于虚拟世界中的沟通交往。他们现在宁可在网上和网友聊天,也不愿意和现实中的同学聊天,其原因就是源于某些资源的匮乏以及竞争的激烈。社会竞争的白热化,也开始映射到孩子的身上。显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孩子,只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获得满足。也许,在他们看来,在网络上可以“隐身”和网友聊天,拥有安全感;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可以获得战胜别人的快感;或者沉溺于电视中,把自己藏起来,不用和别人交流。

    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代是孤独的,在这些环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一代,今后走上社会又是怎样的状况呢?喜欢独来独往,不善于与人交往,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是这些人的真实写照。面对此状,难道我们依然要继续无动于衷吗?我们依然要任由这种状况继续不断地祸害下一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