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九章(3)(1/2)

    第九章(3)

    3. 乔治·奥威尔的见解

    怎么看待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呢?

    中国现在又一次涌现出强大的民族主义浪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伴随中国复兴而来的。历史上,中国多次出现民族主义浪潮,但多是由于面对异族的侵略压力或国际**势力,并且往往是在中国处于劣势的时候。如自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的100年间,中国面对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侵略和侮辱;从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间,主要面对的是冷战中的挑战,这同时掺杂了国际**势力和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如印度在刚刚从英国殖民者手中获得国家统治权后,尼赫鲁十分需要重新找回印度的民族自信,他选择了与中国的领土问题作为重振印度民族自信的钥匙,但不幸的是,这是一个错误。结果是印度的民族自信又一次受到沉重打击。

    民族主义不仅是一个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民众角色,同样也是一个贯穿世界通史的历史因素,尤其是威斯特法利亚体系建立后,民族国家成为现代国家主体,民族主义更成为近现代国际政治中的根本政治主题之一。无论是在国家内部还是在国家间的政治生活中,民族主义都是执政者必须考虑的,它的实力几乎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政策制定。

    那么,究竟什么是民族主义呢?乔治·奥威尔有一篇有名的《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参考他的见解,了解一下他的民族主义定义。

    观察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者和历史中的民族主义活动可以得到如下一些结论:

    ——民族主义是普遍的,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民族认同感,只是由于自己的价值观不同,在表现上不同。有的人十分偏激,如日本右翼分子,有的人比较中性,既支持本民族的强盛,但也不希望过分虐待异族;有的人对此并不非常关心,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投上一票。

    ——民族主义者往往感性大于理性,这可以理解,民族主义者不是普世主义者,也不是一种包容所有民族的宗教,而是更多出于民族情感的情感政治。

    ——民族主义者与社会正义并不一致,反而经常背离。在民族主义者看来,社会正义更应该建立在同一民族内部,而不是建立在民族国家间,因为民族国家间利益总是矛盾重重。

    ——民族主义者是时刻存在的社会意识流,具有强大的能量,而极端民族主义者的领导人一旦获得国家统治地位后,则整个国家很容易被引入歧途。民族主义者感情强烈,他们有时甚至只在意具有非常魅力的核心人物的思想主张,而并不在意这个人的民族属性——即使他不是本民族的人,只要他的思想富有强烈的感染力、符合民族主义者的要求、并且有能力领导这个国家,这就够了。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民族领袖或是民族主义运动的领袖,其实并不是这个民族或国家的。如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而不是俄罗斯族人;希特勒是奥地利人而不是德国人(有传说甚至说他具有蒙古人的血统);拿破仑来自科西嘉岛,几乎可以说不是正统的法国人;爱尔兰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后任爱尔兰总理的德·瓦勒拉同样也不是爱尔兰族人;一战前后的法国总统普恩加来,积极主张法兰西民族团结、坚决支持进行战争,但他本人却不是法兰西人;

    ——历史总是由民族主义者来书写,他们既是历史行为的主角,也是刻意营造某种历史观念的幕后支配者,几乎每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是在美化自己的民族或统治民族,同时,丑化或淡化异族。对于历史事件中本民族的残酷、血腥、违背人类公认道德的一面,民族主义历史的撰写者总是试图用淡化、掩盖,甚至只字不提等办法改变人们的历史观。面对历史事件,也同样如此。如中世纪欧洲广泛设立的宗教裁判所,英国星座法庭设立的酷刑令许多人为之胆寒,英国利用海盗攻击西班牙商船,进行残忍的俘虏海葬。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实行专政,也就是恐怖统治。世界各国发生叛乱、兵变时,成功的英雄们当时都曾有过疯狂的举动,如射杀反对的同胞。其实,在每天的媒体上都会找到一些关于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残忍地对待自己同胞的事情。这些事情,在民族主义者的笔下,都会变成为维护社会正义而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