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信用卡:你到底方便了谁(1)(2/2)

题,我马上按你们的要求去办。”

    9月3日上午,贵某在江油市邮政局东大街北段储蓄所,办理了一份“折卡合一”的邮政活期储蓄账户。

    5日中午,“部队领导”来到贵某的门市部,看了贵某的卡和存折后说:“你马上将信用金存入你自己的存折,下午就可以来部队签订合同,并领取4万元的预付款。”说完,将卡和存折还给了贵某。当日下午2时许,贵某夫妇立即从银行取出5万元存款,随即存入新办理的邮政活期储蓄账户上。

    5日下午,贵某夫妇来到青莲镇一茶楼,“部队领导”看了贵某手中的存折后说:“我们部队马上要开会,等会儿通知你们到部队签订合同。”

    贵某夫妇等了两个小时,打“部队领导”的电话却关机了,他们以为对方还在开会,也没在意。当天下午,夫妇俩回到江油市区。9月6日,“部队领导”再次来电称:“部队今天还要召开重要会议,请你们7日来部队签订合同,收取预付款。”夫妇俩心中仅存的一点担心也被打消了。

    7日上午9点30分左右,贵某按约定时间拨打“部队领导”的手机,但怎么也打不通。贵某起了疑心,马上到储蓄所查询,可连续输入几次密码都无效。接着,他又按营业员的提示,拿出“邮政绿卡”让对方操作,不料很快被告知“余额不足”。

    “我们存的五万块钱不见啦!”贵某忙跑回家告诉妻子,两人一路痛哭流涕赶往储蓄所,决心弄个水落石出!

    后来贵某夫妇发现邮政储蓄所给他们出示的9月3日“开户专用凭单·客户回执”的账号(卡号)最末三位数为723;而9月5日的“存款凭单”中,户名仍然是贵某,账号三位尾数却变成了766。他们出示的“邮政储蓄活期存折”操作记录页面电脑打印数字显示:9月5日,3次通过ATM机取款2000元、2000元、1000元;9月6日,在柜台上人工支取45000元。

    储蓄所一位工作人员分析:他们有可能中了犯罪分子的存折“调包计”,贵某夫妇当初的5万元钱可能已存入与贵某同姓名的另一个账户。

    储蓄卡“调包”诈骗事件有何特点,究竟又该如何识别?据警方办案人员介绍,犯罪分子通常是一人使用多个电话号码,与不同对象使用不同号码进行联系,作案后立即换号,很难找出案件线索。而且,此类犯罪一般由多人组成纠合性团伙,进行严密分工。有的负责电话联系,有的负责与受害人进行“生意洽谈”,有的负责伺机调换储蓄卡,有的负责取款与转账,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即使其中一人被抓,也很难追查出幕后指挥者。

    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遥管好自己的各类证件,在与陌生人进行经济交往时,要先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多与朋友交流分析对方的真正意图。遇到这类找上门来的大生意,要多留几个心眼,切记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