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傅佩荣《孟子》心得 > 第十三章 教亦多术,欲其自得(3)

第十三章 教亦多术,欲其自得(3)(1/2)

    第十三章教亦多术,欲其自得(3)

    —当老师有资格—

    老师总是希望学生胜过老师。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有一句名言,一个老师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教出胜过自己的学生。学生胜过老师,老师不会生气。天下只有两种人不会生气,第一种是子女胜过父母,父母不会生气。父母看到小孩比自己学历高,只会更高兴,孩子会发展得更好。老师也是一样,学生比老师更好,代表文化有进步,未来有希望。

    读《孟子》时,会发现孟子教学生的各种方法都非常杰出、非常好,但是也看到,孟子好像没有教出胜过他的学生。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当时是战国中期,学生学了之后希望立刻做官,想让他和孟子一样“道既通”,不容易;其次,孟子标准太高。

    这个情况在孔子身上也一样。在孔子直接教的学生里,颜渊早死,孔子这个人很少说不幸,但他说颜渊“不幸短命死矣”。换句话说,别的学生或别的人如果死的话,不见得是不幸,那颜渊就一定是不幸。这种话也许听起来有一点刺耳,但是要看话中的含义。颜渊过世,孔子哭得非常伤心,有学生说,老师,你不是告诉我们,情感要“发而皆中节”(情感不能太过度)吗?现在颜渊过世了,老师哭得太过伤心了吧?孔子说,我有太过伤心吗?不为这样的人,我还为谁哭得太过伤心呢?

    可见一个老师找到好的学生不容易,孔子辛辛苦苦找到一个颜渊,非常可惜他比自己还早过世。

    作为老师,孟子教学生很多东西,但学生有时候会觉得跟不上。公孙丑常常听孟子讲一些道理,到最后受不了了,说,老师,您的道又高又美,好像登天一样。这么高的理想我怎么做得到呢?能不能降低标准,讲得稍微平易、简单一点,让我们学了之后可以做到的。

    孟子说,真正的大匠不会因为学生笨拙而改变规矩,不会说这个规矩改得简单一点,或者调整一下,不要这么圆或者这么方。规矩是普遍要有的,不能因为学生水平不够就降低标准。比如孟子常提到射箭高手后羿,后羿射箭的时候,规定弓要拉满才能够射箭,弓没拉满就代表力量不够,需要做别的训练。后羿不会因为你力量不够,以后弓不用拉满就可以射,那怎么能射中目标呢?孟子又说,假设我是射箭高手,把弓拉满了之后,跃跃欲射,站在那边好像要射又不射的样子,让别人看到觉得羡慕,那么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就会来学习。

    我年轻的时候有好几位老师,听他们讲课会觉得真令人向往,就想跟他学,正是“能者从之”。现在的世界是自由开放的,一个老师教很多学生,不见得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因为很多学生并没有开窍。但总会有少数几个学生看准了,这个老师有他的特色,我要跟他学。学生的这种主动意愿是不能缺少的。

    《孟子》里列出来的学生也不少,但没有一个成为哲学家。可以提一下乐正子。这个学生在鲁国准备执政,因为鲁国有儒家的传统,而乐正子是孟子的高材生,就受到了重用。孟子知道了高兴得睡不着觉,“喜而不寐”。孟子会高兴得睡不着觉,并不是中了彩券或发了财,是看到学生受到重用,自己的理想也可以实现了。别的学生就问,乐正子做了大官,是他非常刚强吗?孟子说不是;是他足智多谋吗?也不是;是他博学多闻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