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傅佩荣《孟子》心得 > 第十三章 教亦多术,欲其自得(2)

第十三章 教亦多术,欲其自得(2)(1/2)

    第十三章教亦多术,欲其自得(2)

    记得我在美国读书的第二年,把我女儿带到美国去了,当时她已经快五岁了,并没学过英文,但是直接把她丢到小学里去,一个月之后她就会讲英文了。因为美国小朋友统统讲英文,她为了求生存很快就学会了,甚至可以和别人用英文吵架。回到台湾之后,她恢复了正常教育,还怪我说,在美国可以学英文,怎么不让继续学呢?我说当时让你学你不愿意啊。如果小时候把英文学好,现在多方便啊。人常常会说过去怎么样,其实已经来不及了。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早觉悟,更早走上人生的正路,会省更多力气。

    孟子常跟齐宣王谈一些问题,但没什么效果,后来有人对孟子说,是不是齐宣王这个领导太笨了呢?好像每天忙着许多事情,脑袋不太清楚。孟子说,千万不要怪齐宣王,因为我跟他讲了怎样努力奋斗、行仁政,做一个好的国君;但我离开之后,就有十个人来跟他说,孟子乱讲的不要理他,还是吃喝玩乐比较愉快。孟子还讲了比喻,后来变作成语叫“一曝十寒”。这个成语是指植物生长时,阳光一照很快长起来,但如果先晒它一天,再冻它十天,怎么能长大呢?以此说明齐宣王的环境不好,孟子为他提高士气,总有别人使他泄气,最后还是没效果。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叫做“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蓬草本来很柔软很容易倒下来,但它在麻里面生长的话,不用扶它就是直的,正因为周围的麻都长得很直。

    —对学生有要求—

    教育方法重要,环境重要,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怎样做才是好学生呢?

    首先学生要懂得自己下工夫。孔子谈启发式教学,启发是有条件的。这句话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代表生气了,不到学生想懂而懂不了快生气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学生想懂懂不了,这时候开导才有效果,叫做及时雨。“不悱不发”,是说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脸都涨红了的时候,就不去引发他。如果学生自己根本什么都没想,老师对他说你提问题吧,不行;一定要他想问题想不通很着急的时候,老师一点就通了。

    孟子也是一样,强调学生应该下工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孟子说,大工匠可以教一个人规矩,但是不能使他变得精巧。比如,一个人学做木匠,怎么使用圆规,怎么使用曲尺,需要学会画圆画方的技术,因为老师是大工匠,肯定能教会这种基本技术。但是要使这个人变成精巧,使他成为专家,则要靠他自己,老师没有办法让他变成专家。

    其次,孟子还要求学生广泛学习知识,做到深造自得,就是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