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梦断红楼 > “以第四回为纲”

“以第四回为纲”(1/2)

    有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红学是在“瞎猜”。严格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全部的科学都是在猜测。关键在于是不是言之有理。我认为,我对谆氏兄弟、脂砚斋以及曹雪芹续妻这些人的怀疑是有根据的。反过来说,那些信任这些人的学者,也是在猜测。他们也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些人可以不被怀疑。其实这些人的疑点还是很多的。我在上面已经提到了,这里不再多说。

    总之还是要找到原稿,这样大家自然就不再争论了。但是既然一时找不到。而且有可能很久也找不到。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把该书置之不理。因为我们的确已经看到该书的大部分。也从中得到大量启发,历史的,政治的,哲学的,思想的,美学的……

    这里所要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前人很少涉及的问题。这个观点据说是**提出来的。**虽然也没有看到完整的著作,但这并不妨碍他老人家研究该书。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辈哉!

    首先确定一下这个问题,**是不是说过这么一句话,“以第四回为纲”。如果后来发现居然不是这么说的,而是说以比如说第四十回为纲,这样这里当作理论的出发点的根据就显得十分可笑了。红学一般认为,说第五回起到这个提纲挈领的作用似乎更加合适。因为人们发现第四回不外是贾雨村昧心枉法,错判一个案子,另外小和尚说了一个“护官府”。仅此而已。与后面的内容甚至缺乏全面联系。

    这种说法可能很有道理。我对这个说法感到“或存或亡”。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66]

    所以这里准备就这个问题采取折中的处理方法。

    一般说来,**的古典文学的修养,对我国历史的了解,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和尊敬。所以他老人家说“以第四回为纲”,就有一定的份量了。但是问题在于,这种说法似乎没有得到确认。其实就是得到确认,例如党章上确定接班人,也未必就很可靠。但是这个提法之所以很有吸引力,涉及到如何评价作品的问题。

    这样我们还是回到老地方。该书究竟是一部或许写得很有创造性的“人情小说”呢,还是本文一直强调指出的那样,是一部以政治历史为主题的小说。如果认为作品是“人情小说”,自然就要以第五回为“纲”了。而第四回的描写只是个过渡、插曲。其影响到后面很快消失。如果认为作品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第五回就只是“太虚幻境”,是现实生活的假象。

    所以即使不能遽然得出第四回为纲的结论,我认为,仔细看一下第四回对于理解《红楼梦》的政治寓意也是有意义的。

    **曾经主张教育改革。他认为大学的历史系和中文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唯心主义。这个说法用在我国的历史科学方面的确并非夸张。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我国历史科学长期抄袭国外的僵化公式,硬是把中国独特的历史模式装在国外引进的公式内。这种情况的确导致历史科学长期不能正视我国的历史事实。自然得到的科学结论也就非常有限了。尤其严重的是,按照这种自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我国漫长的历史最后被归结为以下几个公式: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农民起义。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当然不能说是历史思维的荣誉。

    其实只要稍微用心,就可以看到,中国历史在秦以后就已经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这个民族的统治阶级认为,通过道德的自我约束以及君主的绝对权力可以建立一个持久稳固的封建农业大国。

    所以从一开始这种思维方式就遭到了否定,埋下其否定,确认,再否定的恶性循环的祸根:道德的要求往往和君主的要求是相反的。君权本身就是个体的绝对否定。古人常谓“忠孝不能两全”。儒家学者在想象中调和二者的矛盾。然而显然这是徒劳的。要么是君权等于虚设,要么是道德等于废话。每一个封建王朝在其寿命的晚期,这个矛盾都会突出地表现出来。而且表现为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于是王朝解体了。另外一个新生的势力,在另外一个意义上重新塑造一个道德神话,一个王朝由此树立。但是轮回并没有终止。前一个王朝的命运,君权与道德的矛盾会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表现出来。于是这个王朝也面临灭亡的命运。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这就是《红楼梦》所揭示的一般逻辑。所以说不能认为《红楼梦》在宣传历史虚无主义。《红楼梦》只是忠实地证明,这段历史本身是虚无的,是段自欺欺人的历史。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和我国历史的物质条件分不开。

    1.我国是个农业国家,这就意味着这样的国家不是一个经常需要征战的国家。君权由此受到限制。

    2.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低下,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3.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长期封闭,从而乐于自我封闭的事实。

    这就说明,这不是一个进取的民族,而是一个安于现状的民族。另一方面,政治管理本身的情况,也必然为儒家学说的大行其道创造了必要条件。

    1.儒家学说为残暴的君主**披上温情的家庭外衣。从而使**统治合法化。

    2.适合分散的农业人口的需要。我们知道,儒家学说非常简单,一共只有几本书。虽然被士大夫吹嘘得不得了,其实只要背下来就可以了。

    3.王朝需要治理的面积大、人口多。儒家学说的简单要求比较容易达到。

    总之,有总比没有好。儒家学说的泛滥只是说明我国文化的衰落。聊胜于无。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被眼前的既得利益牢牢抓住,历史趋于停滞。而这只能是发梦的温床。

    从文化的角度看,很难发现儒家“正统”学说对于我国文化起到什么积极的促进作用。[67]相反,在文学作品中,一般被认为价值高的,往往与儒家学说无关,关系不大,或者是或多或少反对这种学说。《红楼梦》就是反对儒家学说体系集大成的作品。

    历史地看,儒学泛滥的时候,正是文化以及整个民族走下坡路的时候。韩非曾经说过,按照孔氏的言论,国家注定要衰落。我不是特别熟悉韩非的学说,所以不知道韩非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但是显然,儒学提倡脱离现实的主张。或者说,按照儒学的观点,国家将脱离现实。一个脱离现实的民族只能说是一个发梦的民族。另外,在明朝中后期,有的学者进一步提出,即使是发梦,儒学所主张的也是卑鄙龌龊的东西,尽管他们用冠冕堂皇的言词把所有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装点起来。

    但是这些启蒙学者,没有意识到,他们如果仅是从“道德”这个角度非难儒学,那么他们并没有觉醒。只不过他们主张用一个较好的“梦”代替被他们指责的儒学的梦。

    所以这些启蒙学者同样是《红楼梦》否定的对象。[68]尽管曹雪芹对他们的否定几乎采取了一个悲剧的形式。然而是梦终于难免觉醒。因此我们在作品中看到两代人之间的不协调。代表传统势力的长辈以及代表启蒙意识的年轻一代。以往的红学对作品的认识从来没有达到这个层次。我们看到,作者给予所有这些人物的命运毫无例外地都是灭亡。这就是作品之所以达到古典文学登峰造极的根本原因。

    历史地说,明朝后期出现的启蒙运动很难动摇传统势力的基础。而且不可靠的因素太多,例如外族的入侵,就彻底导致这一运动结束。《红楼梦》以它的方式证明启蒙运动不可避免趋于失败的历史过程。

    对中国古代政治史的研究,其实就是对道德学说发展的研究。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一个道德体系取代另一个道德体系,这并非完全出于偶然,其中自然有其内在的原因。揭示这个原因,分析不同道德体系意识形态的产生,建立,发展,衰落以及灭亡,这才是中国历史科学所需要完成的工作。[69]

    对于清朝来说,一方面需要遏制明末的启蒙运动,另一方面,需要克服民族矛盾,确立异族统治。

    前一个问题似乎不难。清朝统治者通过罗织“文字狱”,很容易把启蒙运动当作异端来对待。这就是说,满清把封建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

    而这个方便朱明王朝就不具备。从一开始,朱元璋就为上层建筑的合法化而战。朱元璋规定了一个“八股文”的范围。按照字面意义来说,八股文的确是宣扬君权至上这些东西。我认为,朱元璋就这样上了儒学的当。按照儒家学说,礼才是最高的。君主只不过在整个“礼制”中占据一个首要的位置而已。各种各样的事情,臣僚都有“冒死上谏”的无上荣誉。一个信奉儒学的朝廷只能是一个吵吵闹闹的朝廷。

    唯心主义学说的实践只能是这个样子。只有唯物主义才把确定什么是对错当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加以研究。对于唯心主义就没有这个必要。只要圣人说了就行了。每一个人都引用圣人的言论,进而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

    显然,一个神经正常的皇帝宁可养青蛙,也不愿意供养这么一帮废物。据说明朝有好几位皇帝长期不理朝政。也有好几位皇帝躲在后宫整天鬼混。还有好几个皇帝,不慎因纵欲过度而“崩”。的确,对于这些可怜人来说,宁可死在嫔妃之中,也远胜吵死于这个儒学的蛤蟆坑之中。这其实也就是贾宝玉的哲学。这样至少就可以得到贾宝玉人生哲学的一般出处。认为贾宝玉这样的人完全是作者杜撰,显然不符合历史。

    那么清朝又如何呢?可以说,清朝皇帝在各方面都比明朝皇帝进步。就荒淫无耻来说,清朝皇帝一点不比前辈逊色。就花样翻新来说,则是更上一层楼。

    警幻一语中的,明朝皇帝只是皮肤的“滥淫”,而清朝皇帝少数的则达到“意淫”的境界。所谓“意淫”并非不淫。只是在“淫”之上增加了宗教色彩。明朝皇帝也信道教,但只不过是为了吃药。而清朝皇帝,特别是顺治、乾隆,对喇嘛教已经达到了入迷的程度。[70]所以说,住在大观园里的妙玉的确很危险。[71]

    一般地说,每当一个朝代到了晚期的时候,总是会发生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不过好在我国历史虽然很长,但是像朝代更替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明朝末期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很多古怪的事情。

    * 宫廷政变。

    * 皇帝对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的清洗。

    * 皇帝与大臣的矛盾。

    * 皇帝与武将的矛盾。

    * 中央集权与地方豪强的矛盾。

    * 整个统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

    * 民族矛盾。

    * 思想文化危机。

    可以说,凡是想得到的问题,在明朝末期都出现了。这恐怕不是朱元璋能够预料得到的。如果要研究封建统治的危机,用这个时期作为典型显然是再恰当不过了。

    让我们从头开始。

    首先是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为什么农民偏偏在这个时候特别不安分呢?难道李自成也受了启蒙运动的影响吗?这显然是荒谬的。农民起义的原因是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大量农民破产。再加上当时水旱不均,农民像苍蝇一样饿死。在这个时候,人们就会充分认识到儒学的荒谬了。看来还是法家的“仓禀足,知礼仪”比较正确。

    但是明朝的统治者已经完全被儒学欺骗了。这些废物甚至直到最后,还按照儒家的标准得出结论,认为自己实在不是亡国的君臣。没有什么比这更具有讽刺意味的了。

    说实话,明政府不能集中精力对付李自成。当时朝廷的很大的一部分军事力量用来对付努尔哈赤。

    另一方面,李自成能够进入北京,这也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密不可分。例如我们看到,当吴三桂引兵进关之后,对付李自成的乌合之众,当真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双方在各方面都不成比例。不论是经济实力,军官的素质都是这样。李自成的成功的确与当时所有人一起反对崇祯皇帝直接相关。

    我们已经知道当时社会上普遍要求进行改革,限制皇权,扩大私有权力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对这些进步势力的代表力量,明王朝采取坚决镇压的措施。明朝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暴力压服的基础之上。

    虽然说每个国家都具有暴力压迫的事实。但是显然国家不能同时镇压所有的势力。国家必须依靠一个集团,对付另一个集团。这也就是国家的阶级属性。但是明王朝从一开始就认为,国家是朱姓的私有财产。这种根本错误的观念导致朱元璋从一开始就不相信任何人。后来的皇帝开始依靠由皇帝一手控制的特务机关。而这样的特务机关,由皇帝的卫队和太监把持。

    太监在明朝获得了最高的地位。太监头子可以随意捕杀大臣。太监甚至在全国各地建立宗祠,自比孔孟。这当然引起儒生的极大反感。古人历来相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太监往往无后。如果太监真的成为“圣人”,整个社会伦理观念就要变了。

    可以看到,个人道德在明朝与君权发生了最尖锐的对抗。而太监则是对抗的导火索。

    继所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人和事之后,主角,崇祯皇帝登场了。这个家伙从一开始就是明王朝的终结者。当时的明王朝已经和所有人都陷入尖锐的对立之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就是太监的特务机关。但是崇祯又清洗了魏忠贤。皇帝如果以为这样就可以重新获得国人的支持,就大错特错了。

    明朝从一开始就没有树立太多的恩义。朱元璋一直以杀戮来巩固他的集权统治。虽然清洗魏忠贤这些特务可以平国人于一时,但是从长期来看,明朝不可能满足当时社会的普遍要求。这就是说,根本的矛盾没有解决。当矛盾再次爆发之时,又不具备可靠的镇压工具,国家就处于莫大的危险之中。

    信奉儒学的大臣历来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这些货色永远不可能起到什么实际的作用。[72]朱元璋从来也没有给与这些臣属太大的权力。而且这些只知道仁义道德的官僚也不能为王朝提供太多的帮助。例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的确成就了一番好名声。但是这样的人物正是贾宝玉最瞧不起的一类。还有,当元军逼迫过紧之时,有个大臣背着小皇帝跳海。总之,骚烘烘的很令人恶心。

    当然,所有这些人都不是曹雪芹推崇的。前面已经说了,曹雪芹是个法家。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作品的反面春秋。因为当时清朝还是尊孔。贾宝玉这个态度就非常令那些投降的儒者为难。这等于是指责这些家伙恬不知耻,没有跟随他们的皇帝和王朝一同灭亡,而是极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