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谁主《红楼梦》?(2/2)



    黛玉为世所弃,而弃世。宝钗为世所择,而择世。这种双向选择早就开始,中国人说命中注定也。这一对双峰对峙的形象,除了世俗意义艺术意义,还有着更深刻的哲学意义。

    人们在选择中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宝钗与黛玉的活法正是鱼与熊掌这两个极端的代表。叹惋之际真的不知道人生应当选择什么最好?

    当然社会进步社会宽松,也体现在这种选择不是那么绝对,那么残酷了。但是这种矛盾却永远是存在的,存在于艺术人生和情感人生,存在于世俗与人际,利益与精神之间。

    三、以在宝玉心中的位置而论。

    作者就是宝玉,宝玉就是作者。

    《芙蓉女儿诔》其实祭黛玉。其中用了大禹的父亲鲲来比喻其惨烈,提出“直烈遭危”的见解。可见,宝玉所重的是黛玉,雪芹所重的亦是黛玉。

    如果作者重宝钗而轻黛玉,警幻册子上又何苦说:“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莫林”?岂不乐哉美哉,正中下怀?

    如果作者不认为黛玉是无可替代无可比拟的,为何令宝玉喊出了“除了林妹妹,不许别人再姓林!”的如痴如醉的真言?

    其四、从作者曹雪芹所追求的自由思想人性色彩和文化价值取向看。

    这其实与前面统一,宝玉的追求与怀疑就代表作者。

    黛玉时常说起的是:“我们不过是草木人儿罢了。”

    宝玉则从梦中喊出:“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良缘。”

    贾宝玉著名的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黛玉是他否定仕途经济时的知己,故宝玉说:“林妹妹从来不说这些混帐话”。

    每逢大观园中结社作诗,宝玉总是格外推崇黛玉之作,如不能评为头卷,他就说:“还要斟酌”。如果黛玉夺魁,宝玉会说:“极公”。

    而黛玉的诗中所具有的那种独立自尊的人格力量,悲天悯人的广阔视野,视生命的自由与纯净为真谛,正是对她人生处境的最好注释。对此,宝玉一向敬重之,并自叹不如。故当她将宝玉转送她的皇帝王爷之珠串时,宝玉亦无话可说。

    《红楼梦》这部沉甸甸的名著就摆在我们每个人的手边,时光也不能抢走它。

    而倘若我们连这本由曹雪芹披阅十载,泪尽而逝的心血八十回,都不能尊重它的分量它的内容它的实在,而却子虚乌有的臆测,想当然地改变它的宗旨与倾向,还说什么研究?

    就宝钗与湘云之性格追求,决不可能支撑这一部伟大的悲剧。

    如果是写错了,那曹雪芹不如去另作一部梦来赞美宝钗和湘云,何苦将那么多的笔墨放错了地方,放到黛玉身上?更何必泪尽而逝?

    黛玉乃是整部《红楼梦》当之无愧的女主角。

    这就是《红楼梦》一书自己作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