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说西游 > 怀才不遇吴承恩(1)

怀才不遇吴承恩(1)(2/2)

此以报公而已。

    吴承恩“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天启《淮安府志》)。他有奇才,又想效力明室,匡世济时,但因“一意独行,无所扳援附丽”(李维桢《吴射阳先生集选叙》),竟一生不得荣显。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吴承恩约四十三岁时中岁贡。之后十几年间又参加了三、四次考试而“屡困场屋”,不得拔擢。大约在吴承恩五十一岁时,肄业于南京之南监,故有“太学吴子汝忠”之称(潘埙《淮郡文献志序》)。第二年他参加了好友沈坤组织“状元兵”抗击倭寇”。沈坤“率众力战,身犯矢石,射中其酋,倭始退”(丁晏《重修山阳县志》卷二十一《杂记二》)。沈坤常到吴承恩处谈方略,承恩多次参与军机。吴承恩原打算投笔从戎入胡宗宪幕中,因母老年迈,家境清寒,不善谋生,不得不在六十多岁时赴北京候选,想求得一官半职,“仅以贡为长兴丞”(《花草新编序》)。长兴县属浙江省,县丞是知县的助手,为正八品小官吏,与主簿“分掌粮马、巡捕之事”(《明史·职官志四》)。在长兴任上的生活很不如意,他在《春晓邑斋作》诗中悽然叹道:

    悠悠负夙心,作吏向风尘。

    家近迟乡信,官贫费俸金。

    大约做了一年半的县丞,为征粮事得罪了长兴大豪,被诬为贪赃,撤职罢官。吴承恩被解除系狱罪后,有“荆府纪善之补”(吴国荣《射阳先生存稿跋》),这是安置闲散人员,挂名拿干俸,或对赃吏从轻处理的一种安排。大概案情不久就弄清楚了,吴承恩得到名誉的补偿,便退官回淮安,并未去湖北赴任。此后,吴承恩放浪于诗酒间,以卖文、经商为生,终老林下,未能在仕途、政业上“有所树立”,含恨而逝。吴承恩结识的权贵有胡宗宪、李春芳、高拱、徐阶、赵文华等人。结识的社会名流有文徵明父子、徐中行、何良俊、归有光、沈坤、朱曰藩、陈文烛、黄姬水等人。

    吴承恩因“家贫无子”,逝世后“遗稿多散失”,后来由宦归的表外孙丘正纲“收拾残缺,分为四卷,刊布于世”(同治《山阳县志》卷十二《人物志二》),即《射阳先生存稿》。同乡好友陆遥收其遗文,张清溪、马竹泉手录其遗稿。晚辈吴国荣、张以衷、蔡翰臣参加了整理出版《射阳先生存稿》的校刻工作。此书在清初时“刊版不存”,吴玉初得一抄本,纸墨已极渝敝,后来陆续收得刻本四卷,并《续集》一卷(《山阳志遗》四),这是最完备的本子。后来,不仅《续集》不见了,四卷刻本也难以寻到。在乾隆四十二年,吴进仅见到一个残本,遂从中录出古文十六篇刊出,即《射阳先生文存》。直至一九二九年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发现原刻本《射阳先生存稿》四卷,一九三〇年铅印问世。至于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则是在他仙逝约十年后托名华阳洞天主人校订出版的,即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金陵世德堂刻《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二十卷一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