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水浒传重读札记 >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十六:解读宋江(二)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十六:解读宋江(二)(2/2)

重要性在于宋江在题反诗前的那些自省和对自己生活的反思。“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利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宋江追求的不是江湖上的虚名,他是学吏出身,想求得是朝廷的功名和利禄,可是他没有任何的成就感,因为不仅仅是混到三十多岁还是一个刀笔小吏,而且连着个刀笔小吏都保留不了,成了一个负罪在身的配军。他在江湖道上的确是盛名,可也是这江湖上的盛名让他作出了违背朝廷法律的举动,也正是这江湖上的虚名让他的命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唯一让他能够聊以自慰的也只能是这江湖上的虚名。不知不觉酒涌上来,潜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就涌出了这首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雠,血染浔阳江口!”写完还不过瘾,又加四句:“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来黄巢不丈夫!”

      不说这是写的好坏,但看其中所表达的内容。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宋江自负是个人才;“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得不到重用,郁郁不得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得不到重用也就罢了却落了一个刺配江州的苦命,牢骚是一点点升级;“他年若得报雠,血染浔阳江口!”相信宋江写这两句的时候是咬牙切齿的,报仇的心思在酒醉的情况下脱离理智的约束流露了出来,虽然报仇的对象好像不太对头。“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来黄巢不丈夫!”四句更像是酒喝高了以后的豪情万丈,尽管是酒的作用,可是气势却不可一世,而且还署上了自己的姓名。

      黄文炳读的透彻,宋江因为这首诗招来了杀身之祸,虽然装疯却逃不过严刑逼供。梁山上的人靠劫法场救出了宋江,并且宋江和晁盖一帮人杀了不少官兵,闹了两座州城,恰好应了他写的两句诗:“他年若得报雠,血染浔阳江口!”

      杀了阎婆惜、反了清风寨,宋江始终没有动摇他的初衷,只有到这时,宋江就才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前面都是各位兄弟劝他上梁山,他百般拒绝,这次他清醒理智得很,自己提出了只有走上梁山的路了。于是在白龙庙二十九人聚义的基础上,梁山泊四十人排了一个座次。宋江,这个梁山泊真正的精神领袖真正地坐在了第二把交椅上。

      从他不得不山上的这几件事情的过程可以看出,宋江的上梁山并不是为了造反,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暂时存身,保全自己的性命,这个出发点和晁盖等人是没有区别的。宋江和晁盖不同的是,宋江有他成熟的思想和价值理念,晁盖是彻底放弃原来的生活,而宋江不得已的时候放弃只是权宜之计,他从头到尾压根没有想过彻底和原来的生活告别,而只是通过这暂时的放弃来谋求最终的重新拾起。尽管他也知道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的路,尽管他也对自己在现实中的遭遇不满和牢骚满腹,可是他坚定的意志和坚实的思想基础决定了最终走向招安是必然的。

      客观的讲宋江的招安思想,排除那一点点私心,他的招安思想多多少少还是从兄弟们的前途命运方面有所考虑,也就是说他的招安思想是和他对待兄弟的真诚和仗义分不开的,只是他过多的考虑了将来有个忠义的结果,却忽略了弟兄们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忽略了为获得一个忠义的结果将会付出的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