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贴吧精华欣赏 > 阮小七:愤青的天真烂漫情怀

阮小七:愤青的天真烂漫情怀(1/2)

    有心理学家,把人的性格分为红、黄、蓝、绿四种色彩,以期从色彩学角度入手,来深入的解析人的复杂性。读之,不免悠游暇想,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鱼氏水浒评论色系谱。因为,若用色彩学的观点来看,梁山好汉的个性也是赤橙黄绿蓝靛紫,可以大致分分类的。比如,李逵、鲁达,生猛好动,是属于赤色系谱;宋江、宋清,性情模糊浑沌,让人难以厘清,属于紫色系谱;那些构成梁山好汉道德陷阱的女性,都有妩媚、艳丽,属于蓝色系谱;而三阮等人,自嘲反讽而富于力度的色调,属于灰色系谱,与晁吴的端庄、稳重的橙色系相搭配,彼此为对方添色,在水浒中涌出一股亮丽的色彩。

      三阮是水浒中的边缘人物,带有浓浓的草根气,一直与社会有种疏离感,因而,每一次读三阮,心情都很特别,感觉他们像是水泊梁山里的先锋青年,以极其前卫的姿态特立独行于江湖之上。

      水浒里面很讲究人物组合,兄弟组合之中,最有名的就是三阮,这一兄弟组合,是不可作混沌一处解的。相比那些面目模糊的好汉,三阮的性格相当明晰,他们与杨雄、石秀不同,杨石是不打不相识,而且两人之间却仍有利害冲突在内;与宋江、宋清两兄弟也不同,宋氏两兄弟,一直给人污浊混沌的感受。他们构成的是一种三角关系,而非单纯的线性,因而显得形象饱满,有质感,绝非一个单薄的剪影。

      三阮,给我的感觉质朴、亲切,在一片灰色的精美色块中,调和出特有的和谐,有如抚摸着了毛衣厚实的纹络。虽都属于灰色系谱,但在三阮的个性色彩中,仍存有差异,绝不雷同。阮小二老成持重,临事镇静,是沉凝的深灰;阮小五精明强干,做事干脆,是滑腻的青灰;阮小七坦率朴实,天真爽直,是利落的银灰。

      那些萍聚好汉的故事,嚼起来木渣渣的,而三阮,则汤汤水水的,有滋有味许多,如生猛海鲜般的,构成了水浒前半部喧哗的部分。在石碣村三阮灭官军一节,是我最爱看的故事,也是感觉最为放松的。完全是纯粹的、毫无紧张感地欣赏他们与官兵的斗智斗勇,就像少时看《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一样,集神奇、智慧、浪漫于一体。

      三阮中,最喜欢的是阮小七,而最出彩的也是他。他虽出身贫寒,武艺并不高强,在梁山上排名也很一般。但是,他却最终能脱颖而出,成为梁山好汉中的一道风景。他在阮氏兄弟中排行最小,想必就像所有的老幺一样,天真烂漫、心直口快,表现起来,很有点儿像水乡里的“愤青”。我想像着他的性格,就像水浒里处处可见的村醪水酒、脾性的烧酒,说话、举止虽然俗了点,但滋味醇厚、亲切怡人。

      有一段时间,曾经为了建立一份数据库资料,把水浒的精彩语言从头至尾给梳理了一遍,发觉水浒人物口中的妙语箴言还真不少,就是表达共生死、真豪情的也有好几处。比如,李逵对卢俊义不肯上梁山,性急的大叫“我舍着一条性命,直往北京请得你来,却不吃我弟兄每筵席!我和你眉尾相结,性命相扑!”鲁智深在野猪林里救了林冲之后放心不下,执意要送林冲,曾说:“杀人须见血,救人须见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都曾让我赞不绝口,口有余香。

      但,最为脍炙人口,深烙心上的,仍是阮小七的那句话“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虽身为女子,也觉得,若是让自己来说这般斩钉截铁的话,应是毫无顿挫之感,朗声而出的。正因如此,金大才子才会这样评价阮小七:“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个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对之,龌龊都销尽。”而且,进一步想来,应是因其性情的天真烂漫,才有如此快人快语。而他的心直口快,竟锻造的似金子一般,让《水浒》散发出纯金般的质地。一时间,对阮小七的感觉,也就淹没在金对他直白的评语中。

      关于阮小七,金大才子还有一段挺有名的评论,说是同样的一种性情品性,在不同人物身上,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就拿粗卤来说,“鲁达粗卤是性急,……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相比焦挺,阮小七的气质自然是好的。但是,他为何悲愤无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