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贴吧精华欣赏 > 两个水浒版本的赏析

两个水浒版本的赏析(1/2)

    众所周知,水浒版本至为繁杂。在这众多的版本中,有两个版本是流传较广、影响较深的,一个是百二十回繁本,另一个是金圣叹腰斩的70回本。

    煮酒斗胆,想分析评论一哈两个版本在一些情节上的处理手法的差异和优劣。

    今天先聊聊“李逵杀虎”和“晁盖亲征”两段情节。

    一、李逵杀虎

    先看原文:

    百二十繁本 (国学网):http:///minqingstory/SHZ/shz.htm

    金本(亦凡书库):http:///novels/shuihu/shuihu.html

    分析:

    金本中,李逵说到自己老母被虎吃掉,说到伤心处,流下泪来。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宋江突然大笑起来(!)。

    我以为,一个具有中等情商的人,在看到别人极度伤情之时,都绝无可能开怀大笑!

    宋江的情商,应该是非常高的,他犯这种中等情商之人都不会犯的行为错误,概率太太太太太低了!

    更何况,宋江名曰“孝义黑三郎”,其人于人伦孝道方面,是最为敏感也是最为推崇的。李逵老母遇难,李逵在述说中的流泪举动,恰恰是其人大孝的表现,作为同样极重孝道的宋江来说,应该感到高度共鸣和感动才对。而他却一反常态地开怀大笑!

    在国学本中,则完全是另一个情况:李逵述说其母遇难时,给人感觉是轻描淡写一句带过的,紧接著李逵就说起自己杀四虎的事情。李逵虽重孝道,终是个粗人,于杀戮一节显然更为看重,或者说一提到血腥杀戮,李逵神经会瞬间高度兴奋!因此很大的可能是,李逵提及老母遇难时只是两句带过,毕竟老母已亡,李逵是个追求杀戮快活的人,不太可能沉浸在母亡的哀痛中太久,而母亡一节所带出的杀虎复仇一节,更易令李逵神经高度亢奋,而且侃起这个来水泊众好汉也会更有兴趣。所以李逵在述说这一段时,显然他在时间和情感的分配上,杀虎一节远远多于母亡一节。

    接下来李逵又谈到遇李鬼一节,又是打斗杀戮,所以前面母亡的哀痛情绪氛围,早就被杀戮打斗这些令众好汉神经高度亢奋的故事给彻底压过了。

    宋江的大笑,发生在李逵大侃杀李鬼之时,况且他是与晁盖一同大笑的,这种情绪表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因此,在这一处情节的处理上,从合理性方面,国学本远远高于金本!金本此处的处理,简直是一个大败笔,实在太滥了。 二、晁盖亲征先看原文:

    百二十繁本 (国学网):http:///minqingstory/SHZ/shz.htm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的此辈,誓不回山!”宋江道:“哥哥是山寨 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晁盖道:“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 斯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宋江苦谏不听,晁盖忿怒, 便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宋江与吴用、公孙胜众 头领,就山下金沙滩饯行。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 腰吹折。众人见了,尽皆失色。吴学究谏道:“此乃不祥之兆,兄长改日出军。” 宋江劝道:“哥哥方才出军,风吹折认旗,于军不利;不若停待几时,却去和那斯理会。”晁盖道:“天地风云,何足为怪?趁此春暖之时,不去拿他,直待养成那 斯气势,却去进兵,那时迟了。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宋江那里别 拗得住,晁盖引兵渡水去了。宋江悒怏不已。回到山寨,再叫戴宗下山,去探听消息。

    金本(亦凡书库):http:///novels/shuihu/shuihu.html罢,心中大怒道:“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得这畜生,誓不 回山!”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晁盖道:“不是我 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_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 去。”宋江苦劝不听。晁盖忿怒,便点五千人马,启请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宋江与吴用,公孙策众头领就山下 金沙滩饯行。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腰吹折。众人见 了,尽皆失色。吴学究谏道:哥哥才出军,风吹折认旗,于军不利。不若停待几日, 却去和那斯理会。晁盖道:“天地风云,何足为怪?趁此春暖之时,不去拿他,直 待养成那斯气势,却去进兵,那时迟了。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 吴用一个那里别拗得住,晁盖引兵渡水去了。宋江回到山寨,密叫戴宗下山去探听消息。

    分析:

    两本开始都交待,当晁盖决意要亲征曾头市时,宋江曾竭力苦谏劝阻。两本的差异在后面的情节中:当发生风折认旗这种古人认为是大不吉的现象后,国学本中的宋江再一次苦谏:“哥哥方才出军,风吹折认旗,于军不利;不若停待几时,却去和那斯理会。”,然后晁盖不信邪坚持马上亲征,这里书中再次点了一句:“宋江那里违拗得住”。可见,后来宋江还在继续劝阻。而金本中的宋江,明明看到风折认旗这种大不吉现象,却全无一句苦谏劝阻的言语!整个过程中,只有吴用在苦苦劝阻。

    大家可以想一想,在风折认旗之前,宋江曾极力苦谏劝阻晁盖亲征,(吴用倒并未劝阻),而发生风折认旗之后,先前极力苦谏劝阻的宋江却突然装起哑巴来了,而且在吴用苦谏劝阻的情况下装聋作哑!这合乎逻辑常理么??

    显然,在这个情节的合理性上,国学本依然远优于金本。

    另外,国学本中,当晁盖出发后,宋江依然十分担忧 --- “宋江悒怏不已。” 说明他很担忧晁盖的生命安全。然后宋江回到山寨后遣戴宗下山打探消息 --- 宋江遣戴宗下山这个举动,完全是公开的、光明正大的。

    再看金本,晁盖出发后,并未写宋江多么担忧,却莫测高深地来了一个“密叫戴宗下山去探听消息。” 一个“密”字不要紧,宋江遣戴宗下山的举动,瞬间变成宋江似有某种不可告人企图的意思。 三、不得不说的一些话:

    任何人的评论都会受到先入为主因素的影响。煮酒亦不能免俗。我承认,我对金本是有成见的。但我自认为上文的分析和评论,并未搀入我对金本的成见。事实上,如果一位朋友拿给我一部他写的小说,其中有类似的情节,在这个情节上这位朋友有两种处理,那么我一样会告诉他:前一个处理很合乎逻辑常理,而后一个处理,合理性实在太滥,与前一个处理简直有霄壤之别!

    下面我将个人对金本的成见纳入我的分析和评论中来。如果列位中有金本大饭丝,您大可一哂置之,或者砖头瓦片的砸过来,煮酒亦无半句怨言。

    首先,西柠兄前文言,金圣叹虽言其批注本为水浒正宗祖本,但事实上金本出现前的各种古本,有许多彼此之间都颇多相似之处,比如回目数、一些情节和细节的处理、以及大结局的处理,等等,却无一本与金本高度相似。由此可以推知,金本很有可能根本不是金圣叹所吹嘘的什么“正宗祖本”,而是金圣叹将当时流行的某古本进行删改后出现的一个新版本。这个看法其实也是现在比较公认的看法,即:金圣叹腰斩古本水浒,增入水浒好汉悉数为一持弓长人(暗指张叔夜)擒获的卢俊义惊梦一回,同时还对前70回中多处细节进行了修改。

    同时,现在公认国学网那个百二十回本,更接近于祖本。而亦凡书库那个版本虽也是120回,但其前70回都是金改本。作为我们来说,为简化问题,可以近似理解为:国学网是正宗古本,而亦凡那个是基于国学网的古本修改过的版本。(实际当然不是这么简单,但我们这样简化理解并没有本质问题。)

    此其一也。

    其二,金圣叹本人对宋江评价极劣。或者说得更精准一些,金认为小说原作者对宋江这个人物是明褒实贬的。对这个问题我暂时不予置评。但就凭金圣叹在其金本批注中对宋江这个艺术人物连篇累牍的口诛笔伐,我们就有理由推测,金圣叹在修改古本水浒的过场中,在许多与宋江相关的情节和细节方面,都进行了有目的的修改,其目的显然是要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读懂小说原作者对宋江明褒实贬的写作本意。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金圣叹有很大的incentive将宋江描绘成一个表面仁厚善良实则阴险无情的人。

    带著这种成见,或曰hypothesis(假想),我们再来重新审视上面两段文字,或许能够找到支持我这个hypothesis的证据:

    1 明明古本中是晁盖宋江听到李逵说到打杀李鬼的痛快之处时一起开怀大笑,金圣叹为了达到其个人目的,而故意将此节改为宋江听到李逵诉说母亡且李逵流泪伤心时开怀大笑 (而且抹掉了晁盖)。这样一改,则原本的宋江瞬间变成了一个无情冷漠甚至相当残忍之人。

    2 明明古本中宋江在风折认旗之前和之后都坚决反对晁盖亲征曾头市,金圣叹为了达到其个人目的,故意抹去风折认旗之后宋江对晁盖的苦谏劝阻,反让此前并未劝阻的吴用这时出来劝阻,直接反衬出宋江的前后行为落差。这样一改,原本始终如一的宋江,瞬间变成了一个居心叵测阴险狡诈之徒。(金圣叹似乎希望读者这样理解:风折认旗之前宋江的劝阻,是基于要继续架空晁盖权力的心理,而风折认旗发生后,宋江开始心存侥幸,觉得或许晁盖此行凶多吉少,这样或许自己可以唾手得到山寨之主的地位权力,所以就不再劝阻了。)

    3 明明古本中宋江在晁盖下山后非常担忧晁盖的安全,金圣叹却故意抹去“宋江悒怏不已”六字,令读者完全无法感觉到宋江对晁盖的担忧。

    明明古本中宋江是光明正大遣戴宗下山打探消息的,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