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白话三国 > 第二十二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第二十二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2/2)

人家四口人计算,这就是五十多万。想想蜀汉投降时不过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就能明白这对刘备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毕竟,兵民是抗战之本。第二,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在皖城(即庐江)一带屯田,如果坐等他们收获,无异于如虎添翼。因此东吴趁雨季来临水军来去自如之机,孙权大动干戈亲征皖城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吕蒙甘宁全上阵后俘获太守朱光,迁(说得难听点,劫)数万百姓回吴。有统计称,孙策孙权兄弟曾先后四次打到周瑜的故乡淮南舒城一带,但毫无例外的是劫掠而还。因此周瑜的老家出现了这样的滑稽:曹魏拼命建设大兴土木,孙吴拼命破坏杀人越货(呜呼,我为公瑾一大哭!)。曹操之后的曹丕曹睿虽然在个人生活上不够检点,但却基本上萧规曹随贯彻了这些政策。后来曹真张合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屡次在祁山等地把战术上没有什么错误的诸葛亮拖垮,就是因为他们“内力深厚”有充足的物质保证。与之相对应的是,吴蜀这方面的建设乏善可陈。蜀中是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境内已经有了都江堰这样的杰作而无需画蛇添足劳民伤财,尚情有可原。东吴则完全是败笔:东吴曾两次在丹杨填建湖田,兴建浦里塘。永安三年(魏景元元年,公元260年)初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却因为未能在枯水时施工,导致风急浪高而淹没墩基,结果是“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第二次重建,仍然失败。难怪后世不得不在江南广开运河及兴建水库。江南虽然号称鱼米之乡,三国时的农业水准却相当低下,连牛耕等北方早已是常识的东西都未能普及,又没有水库潭池等可供水灌溉的水利建设,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百万雄兵也得饿肚子,又怎么能争霸天下?如果说曹魏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那么蜀汉是保本,东吴则是一屁股债。开源的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破旧衣服取悦曹操(宰相刘罗锅中旧官服一集的创意,是否来源于此?)的咄咄怪事。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来纠正这一奇怪的不正之风。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俭朴的风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注3)相比之下,刘备孙权的晚年则是昏聩糊涂。《三国志?刘备传》注引《典略》记载:“刘备称汉中王,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而对孤军奋战的关羽却... 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后来成了陈群劝谏曹睿弃奢华罢宫室的反面教材:“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后来的夷陵之战中刘备的表现,就更惨不忍睹了。孙权的“老糊涂”就更多了,甚至不老的时候都有些糊涂,以至于张昭以纣王的“酒池肉林”加以讥讽。后来孙权在太子废立上的胡来更是把群臣弄得四分五裂无所适从,已经成了笑柄了。关于曹操的人才政策,因为前面已经有所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诚然,曹操并不是个完人。他在徐州的屠城等都是应该受谴责的。但综合地看,他的成功决不是偶然,无愧于陈寿“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论。

    曹操的去世当然引起了天下的震动,他的后事如何处理就成了焦点。有人提议从今后只重用谯郡(曹操生前爵位武平侯,武平就是谯郡的郡治)等地的人,有人提议密不发丧,这些胡说八道都被贾逵等人驳斥。在贾逵司马孚(注4)等人的安排下,曹丕立刻继魏王位,曹操的丧事也办得井井有条。一个月后,曹操的遗体下葬。

    当年五月,在陈群等人的主持下,曹丕正式采用了九品中正制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来选择贤而有识鉴官员,兼任其本郡的中正。他们负责察访与他同籍而流散在外的士人,评列为九品,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多少改变了东汉末年名士臧否人伦,操纵选举的局面,是一个进步并有利于政权稳定的政策。但在士族阶层发展和易代纷纭的岁月中,此制并不能长久地超然于士族势力和政局之外而坚持其既定准则,西晋时已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黄初元年十月,公元220年12月11日,曹丕在十九篇劝进表下,受禅于汉献帝,东汉名亡实亡。不久后刘备孙权分别称帝称王,从此,才是名正言顺的三国时代。

    附录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1 古代的城池有多个城门,其中一些不是平时可以随意出入的。这个司马(司马二字即有军用之意)门,大概就是这样一类平常摸不得的老虎屁股。

    注2 这一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客观上又无力阻止大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尽管曹操三令五申禁止。因此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拥护。

    注3 自古以来,帝王将相的墓地都是盗墓者的Target。然而,按照这个风格下葬,即使找到了又有谁能相信这就是魏武帝曹操的金字塔?演义中七十二疑塚之说,没有什么确切的根据,恐怕是盗墓的家伙们一无所获之余的胡扯。

    注4 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当时担任太子中庶子(司马懿也曾担任过这一职位)。按照汉魏时代的制度,太子中庶子共有五人,作为太子的参谋出谋划策。他们的地位虽然不高但实际上与太子朝夕相处,是与太子最为亲近的官员。司马一家受到曹丕的重用,这是除才干以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