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评书三国 > 第二回 夺空城周瑜中药箭 探死信曹仁困吴寨

第二回 夺空城周瑜中药箭 探死信曹仁困吴寨(1/2)

    油江相会,逼得鲁肃拚着一死,夺过酒杯,双眼一闭,“咕嘟咕嘟”一饮而尽,以救周瑜之难。喝罢此酒,把杯子往桌上-放,双手把头上的纱帽摘下来,然后,双手在台子上一撑,闭着眼,低着头,等候阎王前来索命。只觉得这杯酒一下肚,正象一口利剑插入腹内。霎时,感到满腹燥动,就象翻江倒海一般。暗想,好了,这一阵熬过去,就要到佛国仙山了,与你们三个阴阳阻隔,难以相见了。

    周瑜看到鲁肃皱眉蹙额,好似柔肠寸断,心想,鸩酒下肚必定难受,即刻便要七窍流血。鲁肃一死,我定然回去奏请吴侯,率倾国之师,来报此大仇。正思疑间,忽听身旁“咕──”低沉的一声长鸣,又见鲁肃对着孔明放声大笑:“哈……”不懂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杯酒并非鸩酒,而是数十载的陈年佳酿。初饮下时,只觉得象吞下一团火,片刻酒性发作,万分难忍。过一会,一股酒气往下一沉,化作一阵臭气。鲁肃顿觉六脉调和,神清气爽,浑身轻松舒适,恰似脱胎换骨一般。他睁开双眼,对周瑜一瞟:你身为都督,人家敬你一杯琼浆玉液,为你延年益寿,可是你心怀鬼胎,没有这样的口福,白白地让我受用!此时想来,孔明并无害人之心。若然孔明要你死,当初在你过江探营时何必要我遣甘宁随后相救,你早就给曹操置于死地了,根本用不着到今天再来暗算你!只怪你胸襟狭窄,做贼心虚,也怪我失于考虑,这不过是孔明一试耳!

    周瑜见鲁肃精神倍增,方才恍然大悟:孔明好刁哦!吓得我不敢饮酒。不过是羞辱我一番。

    其实,孔明根本不要周瑜之命,留着他还有大用。今后夺地盘还要借他一臂之力。

    手下把杯子收过,退下。刘备想,这一试,足使周郎后怕的了。也该言归正传了。便道:“都督,备欲出兵攻伐曹操的南郡。都督以为如何?”

    周瑜这才壮大了胆。心想,先下手为强。南郡一定要我去攻取,这一点不能让步。便开口道:“皇叔,曹操之南郡,可能让本督先行进兵?”

    “吴刘两国联合,结好在先。今日相请都督前来,便是商议进兵之事。曹操之南郡,乃是先兄刘表之故地。兵家争逐,理所当然。既然都督意欲先取南郡,备有言在先,请都督议个期限。若都督一举成功,南郡归属东吴,无可非议;倘然到时未进南郡,待备再行进兵.未知都督意下如何?”

    周瑜想,刘备现在粮饷丰足,要想侵城掠地扩大地盘,以为捷足先登了。曹操一百万军队都被我杀败,一个南郡乃是弹丸之地,指日可破,有何难哉!回答道:“本督以为十日可取南郡了。”

    刘备想,周瑜烧了赤壁,自以为是,居功自傲,十分轻敌。说道:“都督何必如此仓促?备以为一月为期万无一失。意下如何?”

    周瑜想,争夺地盘就是抢时间,哪有我说十天,他反说一月。老实说,一个月的时间,不要说南郡,恐怕连荆襄两地都给我攻下了。

    孔明在旁插言道:“依亮看来,今已十一月二十七了,再过一月,已近岁底,不妨截至腊月岁底为期。若在年底之前取到南郡,实是如愿;否则,皇叔便在建安十四年元旦初早进兵。”

    周瑜想,做生意总要讨价还价,有减无增。他们君臣说也奇怪,非但不减日期,反而大增。既然这样,我就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将三郡一举夺下,看你们怎样发兵!

    原来孔明早已探听明白,南郡守将是曹仁,他是曹操手下第一个善于守关的名将。孔明想,周瑜要想到曹仁手中夺南郡,是十分艰难的。要是这么容易,我今天就可以去夺了。就因为这个原因,我要让你先去争夺,然后我再出奇兵攻下南郡。所以,孔明故意放宽期限。

    此事谈妥,周瑜起身告退。鲁肃整冠,同出大帐。刘备与孔明直送他们出营。此时,周仓已将徐、丁二将放出。周瑜一路到江边,背后仍旧跟着徐、丁二将。只见一万吴兵,八员大将陆续到齐。周瑜稍待整顿,便上船回转三江口去了。

    周瑜一走,这里收拾残肴。孔明立即传令升坐大帐。文武到齐。第一条令,赵云带兵三千,锦囊一个,依计夺取南郡。第二条令,周仓取锦囊一封,跟随赵云同去南郡,如此如此,依计而行。孔明深知:要夺三郡,必先取南郡。因为周仓飞腿神行,只有他可充此役。所谓“半夜取三城”,周仓功劳最大。这是后话,后面再说。现在再讲第三条令,关云长带兵三千并本标人马,夺取荆州。第四条令,张飞带兵三千,夺取襄阳。此刻,周瑜还未发兵,孔明这里取三郡的令已经发完了。

    却说周公瑾从刘备那里讨得准信回来,立即传令:兵进南郡。然后,分拨二万人马将三江口多余船只遣送回去。大都督率五万兵卒,与众将和鲁肃等人离开三江,向南郡开拔。不日已抵南郡,离城五里安营扎寨。

    翌日,周瑜和众将带了一万人马来到南郡城外,在马上抬头一看,城关紧闭,吊桥高扯,关厢上挡箭牌齐齐斩斩,乱箭密密麻麻,中间一块免战牌高高悬挂。

    周瑜传令兵士高喊:“呔!关厢听着,我家大都督在此,命曹仁出马!”城上全无回音。连叫半日,无人接应。周瑜传令攻城,上面乱箭齐发。吴军三冲三退,无法进取。周瑜只得收兵回营。一连三日没有办法。曹仁死守南郡。光阴迅速,一霎眼已过十天,仍然寸地未得。周瑜想,幸得孔明放宽到年底,不然他们明天便要进兵。此时,周督坐在帐中,一筹莫展。

    就在此时,外面探子报了进来:“报大都督,小卒打探到南郡粮草已断,后关开放,定在撤兵。请都督定夺。”

    “退下。”──探子退出。

    周瑜想,南郡断粮,曹仁退兵,正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命鲁肃镇守大营,便点兵一万和众将,到营外上马,赶往南郡关前。只见关厢紧闭,吊桥高扯,仍然戒备森严。周瑜下令破城而进。

    猛然间,关厢上面“当”一声炮响,吊桥平铺,城门开放,从里面冲出来一员曹将,便是曹洪。曹洪不是奉命镇守荆州吗,怎么会到南郡来呢?在前十天中,曹仁见周瑜来势凶猛,攻城甚急。因此,特地从荆州请来曹洪,协力镇守大关,曹洪身坐马背,手执一口红铜大刀,扫出城关,冲过吊桥,朝着吴兵迎面而来。周瑜立即传令:“兴霸将军上前抵敌!”

    甘宁一马当先,向这边扫来,觑着贴近,便起手中画戟,对准曹洪的面门打去。曹洪忙用刀钻招架过画戟,无心恋战,便圈转马头向右边沿河边逃走。甘宁稍得便宜,哪里肯放,拍马在后追赶。

    周瑜正准备上吊桥进城门,又听得一声炮响,关厢内扫出一将,便是此地南郡原守将牛金。牛将军一马一口巨斧,冲过吊桥。周瑜立即传令:“韩、周二将上前抵敌!”

    韩当、周泰拍马冲了上去。一个敌两个,牛金力不能支,卖一个破绽,圈马往左边沿城河逃跑。韩、周二将拍马举刀,紧追不舍。

    周瑜传令攻城,身先士卒。后面十余员大将跃马上前,吴兵犹如潮水汹涌,紧随周都督冲上吊桥,一片喊杀之声:“杀……”真是势大滔天,喊声如雷。周瑜手抱令旗,一马当先。就在他的坐骑两蹄刚刚跃上吊桥、后蹄尚在桥堍下,人和马恰恰向上仰着的时候,忽然城上传来轻脆的声音;“当,嗤──”。两眼一望,关厢上嗖地射来一箭。周瑜情知中计,忙将身体向右一偏。可已经来不及了,“扎!”一箭,正射中左臂。周瑜眼一黑,身一侧,人从马背上滚了下来。徐盛、丁奉跳下马背,扶起周瑜,朝后退去。吴军见主帅中箭落马,纷纷往后退去。

    只见城关上的挡箭牌往两边一分,中间站着一将,浑身银装,三绺清须,手执硬弓,哈哈大笑。正是南郡主将曹仁曹子孝。他一箭射中周瑜,满心欢喜。心想,我家丞相的百万大军败在你的手里,今日一箭方出我心头之气。

    曹仁这支箭是支毒箭。他对周瑜恨之入骨,一心要射死周瑜。故而用此一计,赚周瑜来攻城。见周瑜首当其冲,他开足硬弓,一箭便中。中了这支箭,体魄健壮的大将七天便死。周瑜这种身体,不满五天就要送命。

    这条计是曹操临走时定下,关照曹仁“非急莫开,急则开之”,可保南郡无虞。曹仁守了十天关,虽然周瑜尚未得着好处,仍然不退兵,南郡终究危急。便摆好香案,把锦盒供在案上,曹仁、曹真、曹洪、牛金和陈矫焚香叩首。尔后,打开锦盒,上写“空城”二宇。空城计并非孔明首创,也不是城内空无一人,空无一物,有真有假,有虚有实,不一而足。今日曹仁摆下的乃是一座貌似空虚的实城计。曹仁跟随曹操多年,多少也学了些兵法,列阵布兵也粗知一二。今日见丞相写下“空城”二字,深会其意,传令将后关开放,军士在关内关外穿梭往来,好似退兵。又放说谣言,说城中绝粮,吴兵探听到这个消息,必定要报禀周瑜。周瑜信以为真,发兵取关,结果左臂中箭。

    吴将见都督中箭,急忙鸣金收军。甘宁和韩、周三将听得锣声,看看追赶不上,圈马便回。

    曹洪和牛金见吴将不来追赶,回进城去。城关紧闭,吊桥高扯,等候周瑜的死讯。

    鲁肃得知都督中臂回箭,匆匆出营迎接。众将下马,把周瑜扶进内帐,立即命军医官来打箭。军医官拔出箭来,对箭镞一看,吃惊不小,立即到外面。鲁肃和众将见他神色慌张,已知都督性命危险。忙问,都督病情如何?军医官回答道,都督中的是毒箭,无药可医。强壮者七天毙命,羸弱者五日归天。都督性命危险!

    鲁肃一听军医官的话,已知无救,泪如雨下,“大都督死得可怜哪……!”军医官到内帐给周瑜敷药包扎。心想,此药不过只能防痛止血,毒性无法解除。然后退出内帐。

    周瑜见军医官刚刚匆匆忙忙出去,又匆匆忙忙进来,好象帐外还有交头接耳和低声抽泣之声。心内已有几分明白,必定是自己中了毒箭。便唤道:“子敬,莫非本督中的乃是药箭么?”

    鲁肃听得内帐的问话,跨了进来,心想,此事也无需再瞒他了,此毒无法救。只有射箭的人才有解药,不过曹仁绝不会如此仁慈的。因此,一边拭泪一边道:“都督,正如所言,曹仁射的是药箭,无药可医。”

    周瑜见鲁肃,满面泪痕,感叹不已:想我费尽心机,绞尽脑汁,赤壁一仗大获全胜,战利全被孔明夺去。此番攻打南郡,关厢未得,反中了毒箭,倒尽锐气。今年只有三十余岁,正是年富力强,建功立业之时,不料误中诡计,便要断送性命,实是可悲!恨只恨孔明狡诈,赤壁未出一兵,尽收渔翁之利。又要与我争夺城地,故而我行色匆匆,攻关不够谨慎。也怪自己求功心切,未能从长计议。生死有命,算我周瑜倒楣。既然命运多蹇,何复强求,还是一死了之。

    鲁肃见周瑜沉默不语,似有心事。便又退至帐外。对众将说,虽然毒箭厉害,尚有五天期限,我们难道就这么看着他死去?应该四下寻求名医仙师,好让都督起死回生。

    被你这么一提醒,旁边的老将周泰眼睛一亮,对鲁大夫说道,老朽倒想着一个人了,他便是当今第一位仙医,手到病除,名叫华佗。曾记得当年为救护吴侯,身上中箭着枪无数,体无完肤,总以为无人可救。当时华佗闻我忠心报主,特地赶来与我医治。如今非但身体健壮如初,而且身上伤疤全无,确有起死回生之术。倒不如请大夫命人访求华佗前来。

    鲁肃问,不知华佗家住何处。周泰说,曾闻离荆州不远,有座小城名叫金城,华佗便在金城郊外居住。鲁肃又问,从这里飞马赶去,要多少日期?周泰道,往返至少四天。鲁肃想,既然有这么一个名医,不管路近路远,请来医了再说。便命周泰和韩当两人立即赶奔金城,吩咐越快越好。

    韩,周二将备好干粮开水,所带东西束缚完毕,便带着一班弟兄日夜趱赶,马不停蹄。第二天来到金城。一路问讯寻访,来到华庄。不料华佗出外巡医,不在家中。古时候的医生不常在家为人看病的。当时医学不发达,疑难绝症很多,特别是郎中少,看病困难,所以医生一般遍历乡村,进医上门,便称作走访郎中。到后来学医的人多了,出门也太觉辛苦,因此就定居下来,悬牌就诊。现在,华佗家中只有两个徒弟在看门,一个叫缪春,一个唤祁史。周泰想,名师出高徒。华佗不在,就请他的学生。就将周瑜中箭病危之事向缪春、祁史讲述了一遍,问道,此病可医否?缪春沉吟片刻便说,能医。韩、周喜出望外,请缪春同往。缪春收拾药囊,告辞祁史,跟了二将赶回南郡。到得大营,正是周瑜中箭的第四天。此时都督正悠悠忽忽,昏昏沉沉。鲁肃接了缪春,进入内帐,唤醒周瑜,说道医师已至。缪春解开周瑜臂上的绑缚,对中箭处一看,肉已腐烂。便道,都督,此伤医法有二:一是根治,一是暂治。都督以为如何?周瑜问,何谓根治?缪春说,剜去腐肉,刮去黑骨,以药敷服,静养数月,肌骨平复,完好如初,谓之根治。

    “嗬哟!“周瑜顿觉毛骨悚然。心想,这般痛苦如何禁忍得起。尚且还要静养数月,攻破南郡,期限在即,哪里能耽搁这许多时间,又问,暂治又怎样疗法?缪春说,暂治便将毒药敷在伤口,不日便可将腐肉消化,长出新肉,但百日之内不可受气恼,否则旧疮崩裂,我家先生也无药可医了。周瑜想,还是先暂时治好了,以后再医吧,百日不受气恼,这倒还能办到。因此说,此法倒可一试。

    缪春便将随身包袱打开,取出毒药,敷上伤口。然后将患处包扎好。再取出数小包药放在床头,关照军医官每日与都督换药。这才起身到外面,向鲁肃告辞。鲁大夫手捧一包金银,谢道,多蒙先生救药,区区之礼不成敬意。缪春道,我家先生关照在先,救人治病乃是医家本份。不劳破费,告退了。鲁肃忽又想着-事,问道:不敢动问,若然伤口崩裂,如之奈何,缪春伸手在囊中取出一丸,送到鲁肃手中,说道,将丹丸一分为二,取其半磨成药末,敷于伤口,速见成效。说罢,缪春回转金城去了。

    这几日,周瑜的箭疮逐日见好,营外却也太平无事。且说南郡的曹仁,自以为周瑜必死,故面七日之内并不发兵,只是紧闭城关,听候消息。不料,七天过后,吴营依旧扎在那里,根本没有周瑜的消息,也无退兵之意。心想,中此箭者,七日之内其命必丧。周瑜一死,必然不战自退,我乘虚而入,率军掩杀,必获大胜。为何七日已到,吴营之中尚无音信呢?第八天,曹仁命曹洪带兵三千,到周瑜营前讨战。曹洪到吴营前,设立旗门,命弟兄们叫喊。

    “呔!营上听了,曹将军在此。命周郎出马!”

    吴军见曹兵前来讨战,要紧下营墙到大帐禀报。近日周瑜箭疮稍愈,尚在内帐将息。鲁肃一会在内帐叙谈,一会在大帐坐镇,代行帅职。好得曹兵并无动静,心稍安定。忽然闻报曹兵讨战,鲁肃起身到营墙探视。见曹洪立马营前,曹兵大声喊叫。心想,幸得缪春医术高明,也是我家都督的洪福,病体好转,必是曹仁静观待变,如今不见动静,故而前来讨战,探听虚实。鲁肃传命各守将不必出战,谨守寨门。因此营门紧闭,躺板高扯。

    曹洪见江东营上按兵不动,便命曹兵直至寨门外叫骂,声声只道要捉周郎,欲使吴军出战。曹兵破口大骂:“呔!周郎小子哎,出营交战是大丈夫,闭门不出是赖小啊……”骂至日暮方回。一连数日骂战,鲁肃恐怕周瑜生气,不敢报知。便命一千吴兵到营墙上敲锣打鼓,吩咐道,曹兵骂得凶,你们敲得响。片刻间,营墙上“乒乒乓乓”锣鼓齐鸣。这班曹兵拚着性命叫骂,哪里比得过锣鼓呢,一个个直叫得口干舌燥,喉咙嘶哑,精疲力尽。

    周瑜虽患疮痛,耳目尚敏。听得外面锣鼓震天,人声鼎沸,却不见鲁肃和大将来禀,早已心中有数,便身坐内帐,传令道:“来啊!与我传唤鲁子敬。”

    手下来到营墙,见鲁肃道:“大夫,大都督传唤。”

    鲁肃急忙来到内帐,见都督的气色大有好转,问道“都督有何吩咐?”

    “子敬,缘何锣鼓喧闹?”

    鲁肃想,万万不能与你说穿。说道:“下官正在营上命大将教演士卒。”

    大家明白,鲁肃与一般的文人不同。他与周瑜多年在一起,很善于用兵。早有一句佳话在前:“临江水战让周郎,伏路把关数子敬。”两人一个夺营,一个守寨,配合十分默契。因此周瑜一死,就由鲁肃接任都督。现在见都督问起营外之事,便推托在操练兵马上。

    周瑜心内自有主张。心想,曹仁射我一箭,见我并不退兵,便来营前辱骂,摸一摸我军的底细。鲁肃为了遮蔽我的耳目,命人敲锣打鼓,这是他的好意,我不来戳穿他。等我身体一恢复,必要出兵。因此,命鲁肃退出。

    曹洪见吴营上仍无大将出战,日暮时分,带着曹兵回进城去。与曹仁讲,连日搦战,无人出兵。周瑜生死尚难预料。曹仁吩咐回营歇息。

    次日,曹仁自引大军,擂鼓呐喊,前来搦战。吴营前又是一片叫骂之声:“命周郎出马领死!”喊了半天,杳无音信。曹仁想,那一天我亲眼所见,一箭射在周瑜的左臂上。为什么十数日来,吴营既不举丧,又不接战呢?周瑜到底有没有死,难以猜透。

    鲁肃听得营外叫骂,立即赶上营墙,见大将多有不平之色。鲁肃想,此时出战,正中曹仁圈套。仍然命众将坚守,拒之不出。传令弟兄敲锣打鼓。

    傍晚时分,曹仁引军自退。就这样,今天你来,明天他来,轮番叫骂。鲁肃总是传令敲锣打鼓,并不出兵。

    光阴迅速,转眼已到小年除夕,便是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曹仁带了曹洪、曹真、牛金领兵一万,出南郡。准备去大骂周瑜,一定要摸清情况,到吴军大营前,设立旗门,四将扣马,传令三军高声叫骂。

    鲁肃见曹兵曹将云集寨外,叫骂之声不绝于耳,更甚于往日,便命众军敲击锣鼓。顷刻之间,锣鼓与辱骂之声混杂在一起,响彻云霄。

    周瑜在内帐休养了二十多天,身体已康复如初了。心想,今日已是小年夜,明天是最后一天了,要是再不能攻下南郡的话,只能退下战场,让孔明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