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评书三国 > 第十六回 走华容曹操饶口舌 崇重耳云长守信义

第十六回 走华容曹操饶口舌 崇重耳云长守信义(1/2)

    曹孟德见他们告辞而去,指着走在襄阳大道上的文武道:“列公,这班文武不听老夫良言谏劝,误入歧途,定要被关将军一个个地生擒活捉。”

    哪里知道他们倒是安然无事,十分顺利地到襄阳,你曹操聪明过头,送上门去,在关云长面前低三下四。曹操自信小路太平,一声令下:“来!跟老夫走华容道。”

    “丞相请!”大家没精打采地跟随其后。

    小兵在前,曹操率文武在后,二十七骑向华容道内进去。走不多远,隐隐传来“杀──”的声音。惊弓之鸟再也受不住吓唬了。文武连忙扣住马匹,问曹操道:“丞相,可曾听到喊杀之声?”

    曹操也侧转耳朵在屏息静听,只听得喊杀之声由高而低,由近到远,脸上又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安慰众人道:“列位休得惊慌,此乃诸葛亮的诡计。”

    “请问丞相,何以见得?”

    曹操说,“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此处若有埋伏,此时杀来,为时尚早。况且呼声渐已清退,必是诸葛亮恐老夫不走大道,故而命一班弟兄喊杀一阵,企图吓退老夫。可不是么?尔等仔细听了,还有喊声否?

    文武一听,果然杀声全无,又不见人马到来,继续放心赶露。行约二、三里地面,忽见前面烽火四起,狼烟滚滚,文武勒住马匹,说道:“丞相且慢,前边恐有火攻。”

    曹操审视片刻,微微笑道:“嘿……区区小计,怎瞒得过老夫!”

    “此话怎讲?”

    曹操说,想前番火烧博望,火烧新野,二处火攻何等厉害,皆是我等进了他的火攻圈子方才起火。如今人未到,先发火,不是诡计又是什么,孔明多谋,故意命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上走,他便伏兵于大路等候。我料已定,偏不中他之计!

    曹操象个导游似的,边走边解释,把一个个疑点都解开了,把原先愿走小道的文武的心都讲活了,感到自己的判断确实是错的,华容道事情虽多,却是太平的。心想,到底丞相比我们要高明得多,看问题比我们透彻,这一步算他走对了。那末,走大道的人可就遭殃了,不是被杀就是被擒。大家赞道:“丞相妙算,人不可及。”

    大家一恭维,曹操更是眉飞色舞。遂命张辽前去打探一下。大家都勒马等候消息,张辽单身独骑迳向前边而去。走不到一里路发现在山脚下的树林中有一大堆野草,仍然在丝蔓着浓烟,寒风一吹,整个条道上都笼罩着一股股的黑烟。但是一兵一卒全无张文元圈马回复丞相道,不出丞相所料,果然如此。

    又走了五里路,突然前面的曹兵都停住了脚步,高声喊道:“不好走唻!不好走啦!……”

    曹操举目一看,摇头叹息不已。只见前面道路上树木横斜,足有半里之遥。而且这些树木左边的倒向右边,右边的倒向左边,纵横交错,层层迭迭,根本无法行走。曹操想,此处山僻路险,昨晚一场大雨,坑堑内积水不流,泥泞不堪,难以前进。现在孔明又伐木塞路,更是寸步难行。孔明啊,凭你如何刁钻,使尽伎俩,老夫爬也要爬过去,绝不走回头路。因此传令道:‘军士们,小道确是峻险,却是太平无事;大路虽则宽阔,但必有伏兵。想孔明砍伐树木,填塞山路,实是可恶!大家忍耐一下,与我到前边搬木运竹扫除障碍,再行前进。”

    这班曹兵三天未食,人皆饥倒,马尽困乏,焦头烂额者不计其数,哪里有这样的力气来搬运树木。故而一个个站立不动。曹操想,不可多耽误时间了,务必即时行动。倘然关云长在大道上不见我,尾随追来,性命难保。遂厉声道:“如有违抗将令者立斩!”说罢,用手去按左腰间的宝剑。摸了几摸未摸到,低头一看,哪来什么宝剑,连剑匣也不知到了什么地方去了。顿时一阵心酸,掉下两滴眼泪。哭一声:“啊呀,老夫的这口宝剑呢?”

    文武见他落泪,惊异不已:百万雄师败光,你尚且时而谈笑,毫无悲痛之感;如今掉了一口宝剑,反倒涕流满面,何必这么轻人重物呢?

    这是有道理的:军队丧尽,今后还可以招募,而腰里的这口宝剑,他看作自己的性命,吃饭睡觉都佩在身边,终日不离,是护身的法宝。刚才在葫芦谷改装时,蒯越穿了蟒袍,宝剑仍挂在玉带上未取下来。现在身上没了宝剑,他内心恐慌得很,一且有人行刺,就措手不及了。因为他是靠行刺董卓起家的,就不得不防人家刺他来夺取天下。再者,前番战长坂坡时,被赵云夺去了一口青釭,这次肯定又落到了张飞手里,好人好剑,谁还打得过他们!因此曹操才落眼泪。

    张辽忙上前劝道:“丞相,事到如今,何必悲伤。待到皇城之后再行打造。末将匣中宝剑尚可一用。”说罢,抽出剑来,递与丞相。

    曹操即令张辽执剑在手,对迟慢者立斩不饶。张辽便跑马上前,指挥曹兵把树木拖开。此时军已饿乏,衣甲湿透,旗幡不整,个个怨恨在心。都在想,悔不该当初不走襄阳道,跟了这老贼走这阎王路,好处没得到,还要对我们呼幺喝六。早知这样,我们宁愿走大道的,即使碰上关将军,我们也不怕,因为关云长从不枉杀小兵的,我们索性投降过去算了。现在这些曹兵被张辽监视着,谁还敢多言多语呢,只得忍气吞声服从命令。他们迅速把身上的绳索解下来,系在又粗又大的树干上,拚着全力把树木拖在道路两侧,中间清出一条路来。

    曹操等人点马而过。大约在午后未时,即现在下午三时前后,曹家兵将零零落落走出这段道路,只见前面丘陵起伏,豁然开朗。曹操想,出了这个口子就是平坦的路,直通南郡了。没走多远,前面停马不进。曹操问是何故。回报说,前边地窄路险,坎坷不平,一个大水坑拦住去路不能前进。曹操跑去一看,路面上坑坑洼洼,一潭泥水把路给挡了。心想,到了这里再回头也来不及了,只有大家再努一把力想办法过去。否则后面追上来,我们仍然是死路一条。因此,怒叱道:“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走之理!”命强壮者担土束柴,搬木运芦,填坑搭桥。

    军士们可怜,到这个时候谁还有气力。他们在张辽的威逼下,只得回过头去,把刚才横在路上的树木拖过来,筑起一座浮桥。其时,号哭之声,不绝于耳。

    曹操与文武都下了马背,带着马从浮桥上走了过去。过了泥坑,路稍平坦。曹操回顾身后,除了二十六位文武之外,数千小兵一个都没有过桥。而且这些大将并无铠甲整齐者。曹操想,关云长还未露面,这条路上有没有伏兵,我也无法估量,一路上可能还要用着你们。所以站定身体,招呼道:“弟兄们,来啊!”

    这班弟兄跟了曹操逃命,一路之上吃尽苦头,怨声载道,恨之入骨。总指望有了曹操能太平些,但一桩桩的麻烦象没完没了似的,水远看不到边。他们想与其活活地被折磨死在华容道上,还不如投了刘备,过几天太平日子再说。如果刘备那里也呆不住,索性弃甲归乡,耕种田园,免得在外奔东走西,总比现在自在得多。可这个老贼不管我们死活,临走让我们出一口恶气。他们对着前面的曹操,破口大骂:“呔!曹操你这老王八蛋,长坂坡杀戮无辜难民数十万。神灵有眼,今日同你总算。前面路上关君侯正等着你呢!我等投刘皇叔去也!”

    曹兵大骂了一通,也算出了口气,旋转身去,投樊口山去了。此话表过不提。

    曹操挨了一顿骂,见他们走得一个都不剩,对着文武苦笑一声:“列公,八十三万皇师全军覆灭,自古至今,世所罕见!”人家吃败仗也是有的,八万、十万总会逃回一些,只有我曹操铺天盖地出来,孤单零零回去,好不悲惨!

    文武倒都是忠心耿耿的,在旁极力为他排解:只要能保得性命回去,何愁招不到数十万兵马,再过一年半载还可以卷土重来。请丞相赶路。

    过了泥坑,道路就开阔了。这里地面高,路又平整,经大半天风一吹,路面并不十分潮湿。曹操见日头渐渐西移,夜暮将临。远远望去,暮霭中南郡城楼忽明忽暗,似隐似现,四下寂静无声,偶尔有几只鸦雀从头顶上掠过。曹操率文武跨上马背,忽又生出一个念头来,心想,二十七骑回去,太没脸面,不妨来个苦中作乐,解解闷。唤道:“列公。”

    “丞相,丞相!”

    “老夫在黄州桥一笑,出来个吴将太史慈,彝陵道上一笑,来了三个赵子龙;葫芦谷笑出了黑脸张飞;……”

    文武已经领会他的意思了:丞相又要笑了。问道:“莫非丞相又要笑么?”

    “正是。老夫欲借一笑来占它一卦。若然并无埋伏,那老夫日后定能报此赤壁之仇;若是埋伏顿起,则老夫凶多吉少,即使不死,也报不了此深仇大恨!”

    曹操想,南郡近在眼前,此处绝对不会有埋伏了,我还怕些什么呢?我就因为知道没有埋伏,所以要起卦,让文武知道,我曹操日后定要二下江南,铲平江东。

    两旁文武想,在彝陵道上还有四十余万人马,现在连你丞相在内也只有二十七骑,二十七人。笑也罢,哭也好,起卦求珓也行,随你的便。

    曹操说完,放声大笑:“哈……”笑罢,对四面一看,没有动静。这回他真的觉得脱离了虎口,由衷地高兴起来,仰面大笑:“啊哈哈,吔嘿嘿、啊……哈……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我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我等束手受缚矣。哈……”

    哪知在前面丘陵上,早有一人隐蔽在那里,把大道口曹操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此人便是关云长马前步将周仓。

    “茅草丛中壮士栖,英雄何论出身低。”

    周将军头戴一顶蝴蝶盔,颔下一条刘海带牢牢系紧。身穿乌油银丝软甲,甲拦裙金钩吊挂。足上登一双薄底快靴。弹出一对电光眼,双手抓着两把胡子。腰间斜插着两柄大锤。周仓看得仔细:曹操手下文武只有二十六人,小兵一个都没有。他旋转身去,奔向丘陵背后。因为丘陵背后扎下营盘,不到土丘上是看不到的。周仓进大帐见主人。云长端坐中央,关平站立旁侧。周仓报道:“主人,曹操这老贼果真兵败到此。请主人定夺。”

    云长听说曹操已到华容道,先是一顿,然后颔首一笑,一手捋着二尺多长的美髯,暗赞道:军师神算!说道午后酉时曹操败至华容,现在刚刚申过酉初,果然至此。可是他料我捉不到曹操,那又有点言过其实了。一声吩咐:“来,与我点炮!”

    周仓传令出去:“主人令下:点炮!”

    “当!”炮声震天。

    曹操欣喜若狂,正在得意之时,笑声未绝,突然听得土丘那边炮声响亮,二十七人在马背上亡魂丧胆,跌下了二十六个,曹操第一个栽下马来。只有张辽没有摔跟斗。因为他的战马后蹄受了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很是不便,他就用银刀的刀钻撑在地上,助它一蹄之力。听到炮声,一阵颤栗,身子往后一仰,忙用刀钻在地上一点,稳住了身体,才没有掉下去。文武们跌得快,爬得也快,面面相觑。曹操受了这一惊,倒在地上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起来了。他想,到了这种地方,还会有埋伏,说明我的末日已到,要逃也没处逃,只能等死了。

    炮声落,从丘陵两边排出一千弓箭手,每个小兵胸前背后挂两个飞羽袋,胸前插二十五支,背后二十四支,一支扣在弓弦上,每人五十条狼牙,精神抖擞。后面又排出一千步兵,各人手捧一口钢刀,号衣鲜明,军伍整肃,威风凛凛。再后面是一千马军,执着长枪,抱着大刀,人强马壮。三千兵排列得斩斩齐齐,将华容道挡得滴水不漏。道路中间分出一条走道,从后面跑出五百名校刀手,二十名关西大汉,在队伍前分左右摆开。推出一辆大车,车上竖着一根旗杆,高插半空,顶部一面绿缎大旗,迎风招展。旗上“大汉、汉寿亭侯,前将军”大书一个“關”字。顷刻间扫出一匹银鬃白马,马背上一将遍体素装,银盔银甲,乃是公子关平,在右边扣住马匹。紧接着一阵旋风,跳出步将周仓,面目狰狞,手捧一口八十三斤青龙偃月刀,站立左首.只听得一声马嘶,鸾铃响亮,一匹血喷大红的赤兔胭脂龙马,扫到关平、周仓中间,四蹄站稳。背上一将头戴青巾,居中一颗白玉,上有关羽二字。身披一件鹦鹉绿缎子战袍,玉带围腰,一无弓,二无箭,悬着一柄龙泉宝剑,一生不喜暗箭,但喜明枪交战。足登一双粉底乌靴,不是别人,乃是顶天立地的关云长!

    布阵完毕,走道消失。周仓跨上几步,背对主人,双手将龙刀高高举起。关将军左手撩须,右手在龙刀柄抓住,接过,顺势换到左手,在背后一架。周仓退过一旁,抽出一对锤头,起一个盘头,两手上下一分。云长用右手将长须往左边一撩。

    “手执青龙偃月刀,华容道上擒奸曹。”

    “吓死老夫了。”

    曹操见对面三军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吓得曹操在瑟瑟发抖。尤其边上还有黑白二将,望过去不威而自威,不严而自严,真是威风凛凛鬼神惊,杀气腾腾心胆惧。曹操见他们只是布阵,并不杀过来,心稍安,方才慢慢地撑起身体爬了起来。云长的杀出对曹操来说真是又惊又喜:惊只惊关将军乃当代第一名将,往常遇到他也无法抵抗,何况今日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喜只喜素知关将军见色不乱,见财不贪,是夭下第一大丈夫,我一向钦佩他,言而有信,义重如山,更是云长的美德。我与他言语举止颇相投契,可谓敌国之交。今日在此相遇就不比九月里汉津口会面了,只怕云长不肯方便。曹操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站了起来对文武道:“列公,关将军杀出,这便如何是好?”

    二十六个文臣武将你对我看,我对你望,张口结舌,一点办法都没有。心想,老实讲,我们饿到现在,再遇上关云长,根本谈不上与他动手。只有想办法如何过此难关。突然杨修跨上前来,对曹操两手一拱,微微笑道:“恭喜丞相!贺喜丞相!”

    曹操被他闹懵了:怎么来恭喜贺喜?应该是吊孝奔丧呀?关将军一到,我曹操就要去见阎王了。在这个时候你还要与我打趣,实在是太过份了。曹操作嗔道:“喜从何来?”

    “关将军杀出,我等性命无虞。若是黑脸或白脸杀来,我等性命休矣,唯有死路一条。”

    曹操想,怎么关将军杀出,我们就无性命之忧呢?他毕竟是刘备的义弟,与我势不两立,难道他特地赶来救我不成、你这个话含含糊糊,不知是什么意思,问道:“怎说遇到关将军便有喜呢?”

    “丞相,你竟忘怀了不成?当年刘关张弟兄三人徐州失散,云长土山约三事,在丞相处寄居六十三天,丞相对他敬如上宾,恩重如山。下官素闻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著重。如此大恩,与云长亲自相告,求他放一条生路。下官看来尚有希望。因此,有此一喜相贺。”

    曹操听说叫他到关云长面前求情,谓他放开一筹,行个方便。心想,奋怕没什么指望。两个月前,我率军追赶刘备到汉津口时,何等威风,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势如破竹,不满三个月,身无一兵一卒,连自已在内也只有二十七骑,比当初的穷刘备还要穷。因此,摇摇头道:“老失以为未必能成。尤其无脸再见君侯。”

    旁边的文武被杨修这么一说,认为这确是一个好办法,要想活命,这上面大有文章可做,所以,异口同声称道:“忍相,德祖此言善也。”这六十三天是姓关的一块心病,这种恩义关云长是无法补救的。你应该揭揭这个伤疤,唤起他的良知。再说你们既是老朋友,那又有什么丢脸不丢脸的事。要说吃败仗,自古以来有哪个能夸口说自己一世不打败仗呢?即使是顺风舟,也会碰上顶头浪哩!关云长兵困土山,不就是被你丞相所包围的么?不约法三章,他肯在皇城呆上这许多天?最主要的是,丞相要有信心,成功不成功那是另一回事了。这个办法行不通,我们再想别的办法,除非就是一死,有什么大不了的!被文武你一言,我一语,曹操鼓起了勇气,心想,假如不是我和刘备这么仇视,云长放我过去,那是没问题的。说道:“老夫上前一试。若能成功最好,要是被他杀死或擒捉,尔等日后定要与老夫报仇。”

    文武说,丞相不必想得这么惨,我们都是为了要活命。要是你死了,云长也就不会饶我们了。

    大家正在计议,旁边的满宠说:“丞相,请放心上前求情,我等在此为丞相出谋划策,随时指点丞相。但有几句话要请丞相小心。第一,‘老夫’二字在云长面前千万不要自称了。”

    大家知道,曹操习惯自称老夫,包含着倚老卖老的意思。现在要叫他改一改这个习惯。曹操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恐怕一时改不了,只有自己十分小心。赤壁烧掉我百万人马,还要败掉我一个习惯,这种蚀本生意只有我独家经营。

    满宠又说:“丞相,请在云长面前要脸带笑容。过份愁眉苦脸,云长也要厌恶的。”

    曹操暗暗苦笑,到了这个时候只得入乡随俗,由你们摆布了。为了一条命,哭也好,笑也罢,可是,强装笑脸我不太习惯,曹操默然不语。

    满宠再说:“丞相上前求情,千万要忍耐些。万一云长不允,你切莫灰心丧气,要一而再,再而三,哪怕他是铁石心肠,也要把他说软。若是丞相烦恼生厌,自暴自弃,我等便必死无疑。”

    这边曹操和文武轻声细语,商议过关之策。那么,云长为什么不杀过来呢?《三国》中的大将之风度各不相同:赵子龙出战时象猛虎下山,说打就打,而且打起来雷厉风行,一般不过几招就致敌于死命;张翼德交战时,他或紧或慢要看情况的,有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冲猛杀,有时却象进了酒肆茶坊,谈笑风生,唠唠叨叨象个婆娘;关云长出阵时一句话都没有的,队伍摆出来象古玩,有棱有角,层次分野,一动不动,始终阵脚不乱。尤其在此华容道,曹操象飞鸟入樊笼,插翅难飞,队伍摆在这里,看曹操怎么样。况且周仓报来只说曹操败到这里,具体败成什么模样不知道。他还在想,赤壁随你怎样大败,到此华容道,百万人马至少剩下一、二万,千员大将少不了还有七、八十员。士气好一点还可以与我拼上一阵。他这样的估计,已经到了最低限度。不料杀出来一看,连他自己也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一帮人竟象要饭的那样衣甲不整,蓬头垢面,心神恍惚,面无人色。暗想,他们这些人往日都是称英豪、有脸面的风流人物,如今到此田地,可想而知,一路上定然是苦不胜言。云长这个人就是这种性格,战场上硬碰硬,他毫不留情。可遇上这种事情,他就手软了。猛虎不吃伏食,心里已有三分不捉曹操了。那末要到几分才能放走曹操呢?要关云长心里有十二分不愿捉曹操,曹操才能脱身。当然,这完全要凭借曹操的一张伶牙俐齿,把云长说得无言可对。

    曹操跨上马背,单身独骑往云长马前而来。边走边在盘算:要是我的马能在云长面前站定,过此华容道尚存一线希望。怕只怕我还未扣马,云长已上来捉我,那就完了。所以,他一面点马上前,一面用眼睛偷偷地窥视着关云长的表情。

    云长稳坐雕鞍,丝纹不动。曹操的到来,激起了关平、周仓的愤怒,一个舞动大刀,一个举起锤头,等候云长下令。云长见他们沉不住气,心想,何必心急呢?釜底之鱼,唾手可得。大丈夫来去明白,曹操必有话说。待关某说得他哑口无言,到时再擒捉不迟,叫他死得心服口服。倘然贸然下手,别人定以为我关某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岂不冤屈了我、因此,凤目圆睁,“呣……!”制止他们。

    关平、周仓见云长面有愠色,一起放下家伙,瞪出两对眼睛盯着曹操。

    曹操见两旁的两员大将,一个好似凶神,一个胜过恶煞。尤其是周仓,一对电光眼,目光咄咄逼人。好不害怕!心想,到底是君侯,量大气粗,不动声色。真是“阎王好见,小鬼难挡”。无多片刻,已近云长马前。约有三丈路面,曹操扣马停步。见云长仍然没有招呼的意思,曹操只得强装笑脸,把手一拱,讪讪地一笑:“哈哈,哈哈,啊哈……”

    这老贼有个毛病,一笑他的面皮整个都要牵动。葫芦谷涂上的泥,现在已干透起壳。面皮一动,脸上的泥巴一块块地剥落下来。汉家兵将见了都觉好笑,以为他死了连脸皮都不要了呢。

    曹操笑停,开言道:“前面马上,我道是谁,原来是二将军。关君侯,云长兄,美髯公!”

    真是丑人闲话多,丑戏锣鼓多。曹操一见面就来了这么一大串称呼,不是没有用意的。这四个称呼,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表示了他与关云长的情谊。当然,能够把四个称呼一起叫的人为数是极少的。二将军,表示亲善,熟知;关君侯,表示尊敬;云长兄,表示深交莫逆;美髯公,更不是寻常之谓,是皇上的爱称,没有身价以及没有云长这种地位的人根本无资格称呼他。曹操这样做,无非是:一、缓和一下云长手下这班兵将剑拔弩张的局面,表明我和你云长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无须穷凶极恶;二、松弛一下自己的紧张心情,以免该说的话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