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评书三国 > 第十回 燃微火甘宁袭重寨 擎密令毛苟窃大粮

第十回 燃微火甘宁袭重寨 擎密令毛苟窃大粮(1/2)

    曹操正在危急之时,忽听“啷……”鸾铃之声,只见前面树林这中杀出一将。“啊呀,完了!”--后面两将追赶,前面一将堵截,今日性命休矣!

    前面此将看见曹操,高喊一声:“叔父丞相不必惊惶,小侄来也。”

    “啊!”曹操一看,不是别人,原来是粮营上的副都督、族侄曹洪、曹子廉。

    曹洪在聚铁山上发现赤壁方向红光罩天,便对都督夏侯惇讲,会不会丞相营中出了什么事情。夏侯惇讲,那末你快去看看,这里有我镇守。子廉立即下得后山,策马扬鞭往赤壁这里赶来。忽听前面树林外有人高喊:“谁来搭救老夫!”好象这声音很熟悉。循声望去,见阿叔一人狼狈逃窜。

    子廉大吃一惊:什么,丞相已经败得一兵一卒全无,史身单骑落荒而逃啦!又见后面两员吴将紧紧追赶。曹洪连忙放马冲出树林,上前相救。

    曹操看见是阿侄,更是高声呼喊:“侄儿,快快挡住后面的吴将,搭救老夫!”

    “丞相放心,只管过去,后边的吴将,自有小侄在此抵挡。”

    两马交叉而过,曹操到树林口扣住马匹,回头观看。

    曹洪放过丞相,见韩当、周泰随后到来,便将马扣住,大刀一横。喝道:“来者吴将,与俺住马,通名!”

    韩、周二老一看,紧要关头杀出一员曹将,勒马横刀,当路站立,顿时一丈水退了八尺,泄了气,知道曹操难捉的了,要捉曹操,除非先要把眼前这块绊脚石搬掉,不是把他杀了就是要打败他。但是,只见此人身材魁梧,威风凛凛,浑身红铜盔甲披挂,胯下红鬃马,手执红铜大砍刀,头上两根雉尾高挑。心想,此等英雄气概,绝非等闲之辈。二老扣住马匹,答道:“贼将听着!俺乃江东周都督麾下韩当、周泰便是。贼将留名。”

    “曹丞相麾下、粮营副都督曹洪。”

    “放马!”

    韩当冲上前去就对曹洪当头一刀。

    “且慢!”曹子廉举刀招架。“当啷”一声,韩当的大刀弹出去。

    周泰接着向曹洪拦腰一刀。子廉一点不慌,用刀钻点开……

    你来我往,三口大刀不离左右,杀作一堆。曹子廉挥舞大刀上遮下拦,忙而不乱,打一个滴水不漏,井然有序。曹操见侄儿力敌二将,攻守有方,在后面观阵,并帮助他观察吴将的破绽。

    韩、周二老打了十多个照面,没能占上便宜,都无心恋战了。一则,看来难以取胜;二来,即使将他杀败,曹操见势不妙,早就溜之大吉了,根本无法捉住他。所以,两人互相打个招呼,虚晃一刀,圈马便走。

    曹洪见吴将退走,也不追赶,回过马来问曹操:“叔父丞相,怎会落得这般模样?”

    “唉!一言难尽。”

    曹操如此这般讲了一遍。告诉他在半途碰着这两员吴将,幸遇侄儿相救及时,最后问道:“侄儿,粮营之上怎样?”

    “叔父丞相放心便了,粮营安如泰山,固若金汤。”

    满饭好吃,满话难说。曹洪下山的时候,粮队还是一座好端端的营寨,安然无事。他刚从后山下来,前山就出毛病了。等你们叔侄双双回去时,聚铁山早山变也火焰山,已不复姓曹了!

    曹操听得阿侄的这番说话,惶恐的心情才稍微平定了一些。心想,粮营上有十万兵,四十二员大将,加上退过来的四、五十万军队和近两百员将,实力还比周瑜强许多倍呢。而且聚铁山地势险要,粮草充足,攻守皆宜,稍事整饬,尽管可以卷土重来。于是,叔侄两骑并辔点马而行,笃笃定定往聚铁山去。

    暂且把叔侄二人丢在半路上,先说这座粮营是怎样失守的。

    周瑜此番的头令,就是命甘宁攻打聚铁山粮营。兴霸将军率领三千吴兵、五百曹兵,登上大号艨艟,二号战舰,越过长江,直往聚铁江而来。为首的一条大船的后稍上拴着一匹黄骠马,一匹银鬃马。黄骠马的乌翅环上架着一口华盖方天戟,银鬃马上架着一口银背刀。舱里,甘宁和蔡中对面而坐。兴霸浑身金盔金甲,蔡中遍体银装。两人在谈谈说说,饶有兴味,十分投机。蔡中道:“甘大哥,聚铁江快要到了。”

    “是啊。到了那里,还烦贤弟引进。”

    “好说好说,自己弟兄,应当的嘛。此番大哥和黄老将军一起归顺丞相,丞相一定高兴得不得了,对你们师生要大大重用啊!”

    “全仗贤弟之力也!”

    “哪里哪里!嘻……”

    甘宁想,谁和你客气呢?要是没你的脑袋,我纵有三头六臂也休想攻破这座粮寨,还不是仗了你的势成全我的这一桩大功!都督这条计策真是妙极了。

    诚然,靠强攻要打下聚铁山的可能性简直没有。它的北面是重峦迭嶂,峰壑连绵,无路可登;南侧是千仞峭壁,万丈悬崖,猿不可攀,鸟不可站,悬崖下面就是滚滚东流的长江,真所谓“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西山是后山,一条山路陡峭峻险,易守难攻;只有东边的前山地势稍为平缓,山脚一直延伸到下面的聚铁江里。聚铁江是长江的支流。在两水汇合之处,用船只封锁口子,有三千曹兵把守,一千在岸边,两千在船上;为首的大将就是路招的老搭档朱灵。

    二更时分,曹兵们听得江面上“嘭嘭嘭嘭嘭”阵阵金锣之声,对口子外面一望,只见长江面上驶来一大批战船,打的是江东旗号,朝聚铁江这里驶来。大家十分警惕,立即箭上弓弦,严阵以待,一边大声喝问:“呔!前边什么样船?休得近前哪!”

    甘宁船上的吴兵听得喊声,进舱禀报:“回甘将军,船近聚铁江口,曹兵弟兄叫咱们停船。请甘将军定夺。”

    “退下。”甘宁问蔡中:“贤弟,这便如何?”

    “嗨!大哥放心,有我呢!”心想,你别看我在江东象条虫,到了这里我就是条龙了。做奸细这一行真难,鬼头鬼脑,提心吊胆,没个安稳日子,哪有这里自由自在。在江东矮人三分,小兵也不把我放在眼里。这里可就不同了,说长道短随心所欲,谁敢不听从!不信就年我的威风。“甘大哥,咱们一起出舱去。”

    “贤弟请!”

    两人一起跨上船头。蔡中俨然象这里的一个主人,他从江东回来,就象从笼子里飞出来的鸟儿一样,胡思乱想,做着他的美梦:这下回来,功劳非小,等到边环舟杀过长江,荡平江东,高官厚禄自然不必去说,至少弄一个水军副都督干干,我们蔡家又可以耀武扬威,光大门楣了。他挺服凸肚,神气活现地用驾官指头对曹兵们一指:“呔!你们哇喇哇喇叫什么,没看见我是谁吗?”

    曹兵风了他在吴船上,十分诧异:咦,是蔡中嘛!他怎么会在这些船上的呀?小兵是不知道他去诈降周瑜的,这种军机要事的保密程度很高。再一看,旁边还有一员大将,气概非凡,不知是什么人。曹兵都有些疑惑不定,问道:“蔡将军从何而来?”

    “本将军奉丞相之命诈降周瑜,今日从三江口回来。”

    曹兵还不敢全信,又问:“请问蔡将军,边上那位将军是谁啊?”

    “你们连这位将军都不认识?他就是江东黄盖老将军的高足,赫赫有名的甘宁甘兴霸将军,是我的大哥。他们师生两人早就归顺丞相了,所以甘将军跟我一起回来。你们这儿的守将是哪一位?请他出来相见。”

    “是。”

    曹兵立即禀报朱灵。朱灵听了,暗想,蔡中、蔡和去诈降周瑜和黄盖同来归顺丞相这回事,我是全都知道的,但没有听说过甘宁也一起来降。事关重大,要去看一看、问一问,别出了漏子把粮营失陷,那我可担当不起。于是,他步出本帐,到口子上,朝江面上一望,果然不错。心想,边上那员大将想必是甘宁了,看他那神气倒确是有点名将风度。便对蔡中拱手道:“蔡将军,朱灵有礼了。”

    “噢!原来朱将军。蔡中还礼了。”

    “蔡将军到此何事?”

    “朱将军,我与兄弟蔡和奉了丞相之命去诈降周郎,想必朱将军是知晓的吧。这位是我的义兄,甘兴霸将军。他跑他的恩师黄公覆老将军早就归顺咱们丞相了。本当今天咱们俩要一起到赤壁去见丞相的,可是周郎命甘大哥来攻打咱们粮寨。大哥要是不来,周郎必定起疑,反而还会另遣大将来的。所以哥俩只能先到这儿来。再则也是为了来送个信,咱们要面见夏侯都督,请他加倍提防,或许周郎还会来偷袭的。”

    朱灵听完,仔细辨了一辨话中的味道,觉得并无差错,合情合理。更主要的是,蔡中是自己人,这话应该完全想念的。再说,万一有什么变故,粮队上有四十二员大将、十万小兵,也不怕你一个甘宁、几千吴兵。想到这时,朱灵绽开笑脸,对甘宁把手拱拱:“原来是甘将军,久仰久仰!”

    “不敢。甘宁还礼了。”

    朱灵吩咐手下人把小船让开,然后十分客气地说:“蔡将军、甘将军请!”

    船只进聚铁江,靠岸系缆,三千五百小兵统统登陆。蔡中和甘宁也同时上了岸,命人把马和武器带上岸,两人上马。

    朱灵让在一旁拱手道:“二位将军,夏侯都督现在山上,二位请便。朱灵军务在身,恕不相送了。”

    甘宁想,事情果然很顺利,没费多大口舌就混进了寨门。但是,都督在密札上写得清楚,马忠将军承后就要来夺取这条聚铁江,策应的我。要我先替他把道路铺平,提供方便。江霸装得很随和的样子,对朱灵道:“朱将军,少停停后面若有江东船只来到来,乃是甘宁的部下,请朱将军放其进江,幸勿见疑。”

    “甘将军放心便了。”

    甘宁和蔡中并辔上山,马后是五百曹兵,曹兵后面是三千吴兵。一行人马跟着二员大将来到第一座大营的营门口。守营兵喝问:“呔!什么样人?”

    蔡中高声回答:“是我,蔡中。这位是甘兴霸将军,我的大哥,早已归降了丞相。现在有紧急军情,特来面见两位都督,请你们开放营门。”

    小兵不敢擅开营门,禀报守营将。守营将又来问了一遍。心想,既然朱灵放他们进了口子,想必已经盘问清楚,毫无问题,我当然不必阻挡,出了什么事怪罪不到我的头上。便下令开放营门。

    甘宁、蔡中和三千五百个弟兄穿营而过。山坡上营头很多,关卡重重,逢关必有盘诘,不必一一细述,反正都有蔡中解释,一帆风顺。

    这里还在一路上山,下面长江里又来了一批大船,口子上的曹兵一看,是江东船。心想,方才朱将军已经交代过了,后面有一批甘宁部下的船只来,恐怕这就是了。为谨慎起见,还是要问一声。“呔!什么样船?”

    马忠捧着一口钢刀站在船头上。听得曹兵喝问,对手下人使了个眼色。吴兵非常机灵,装得好象与曹兵是老朋友似的,十分亲昵地回答道:“我的哥,咱们是甘将军的部下。甘将军可在?”

    曹兵一听,果然不错。因为刚才甘宁打过招呼,就开放口子,放他们全部进来。

    船只靠岸,马忠捧着单刀跳到岸上。

    朱灵上前问讯道:“啊,这位将军请了!请问将军威名?”

    马忠想,我要从你手中夺下这条聚铁江,有我无你,有你无我。你问我姓什么,我先要问你,你姓张,我也姓张,你姓王,我也姓王,反正始终和你是一个祖宗。故而反问道:“不敢不敢。请问将军尊姓?”

    “末将姓朱名灵。请教将军尊姓大名?”

    “巧极了,末将也姓朱,单名忠。”这下变猪鬃了!

    朱灵想,原来叫朱忠,乃是一家人。其实,是来送你终的。他还十分友好地打了一个躬:“原来朱忠将军,末将有礼了。”

    “不敢!朱忠还礼不周。”嘴上说还礼,两手一抱,右手暗暗从左手把刀接了过来,抡起来就对朱灵后脑上一刀。

    朱灵唱了个喏刚刚抬起来,看见闪亮的钢刀劈来,连忙倒退半步,身子一偏。他随身也有一口钢刀,立即举刀招架。

    不料马忠看见你手里有刀,他这一家伙就虚晃一招,你举刀招架,他把刀一收。朱灵本来就站得不稳,一刀掀空,身子往后一仰,一个大开门。马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他当胸一刀,“嚓!”捅了个前胸透后背。马忠抽出刀来,飞起一脚,尸道“唿隆嗵!”跃下聚铁江。

    三千曹兵毫无戒备,见马忠把朱灵踢下聚铁江,一下子都惊呆了:怎么这个吴将的还礼这么蛮横的呢,把朱将军的命还掉了?等到大家醒悟过来,要想抵抗和逃命,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三千吴兵早有准备,一看马将军动手,立即一起动手,一个捉一个。曹兵没有了大将,慌作一团,毫无斗志,只求能够活命,纷纷举械投降,下跪求饶。吴兵不费吹灰之力,将三千曹兵统统生擒活捉,绳捆索绑,丢在岸边。马忠一看,曹兵没逃一个,全部束手就擒。心想,好了,这条江已是我的了,等于半座聚铁山到了我们的手里,便带领弟兄守住口子。

    正当马忠干净利索夺下聚铁江时,忽听山上“当!”一声炮响,山坡上顿时响起一片喊杀之声,人马都往山顶上冲去,人叫马嘶,一片混乱。马忠明白,甘宁已和敌人交手了。心想,他虽然武艺高强,但敌将有四十余员,人多势众,一人难敌四手,危险得很!而我又不能上去帮忙,万一失掉了这条江,甘将军败下阵来,连退路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呢?马忠搓手跺脚,无计可旋,只好坚守住自己的防地,注视着山上的动静。

    再说甘宁与蔡中一路上山。聚铁山很高,半山腰有一片平地,夏侯惇的中军帐就在此地。甘、蔡二人到大帐门口,曹兵将他们拦住。这里不同于其他营头,戒备森严,没有都督的命令,一概不得进帐。蔡中讲明原委后,曹兵说。请二位将军稍待片刻,咱们马上去禀报大都督。话音刚落,有一个小兵奔向寝帐去禀报夏侯惇。

    曹操很会用人,深知粮和饷的重要,都交给心腹大将看管的,保饷银是护卫将许褚,粮营上的正副都督都是自己的族侄,他们都是武艺超群的战将。现在副都督不在,正都督夏侯惇坐在寝帐里。赤壁这么大一场火攻,一只眼侄逍遥火外,没被烧进去,是他的造化。大概因为他今年在博望、新野、卧龙岗连烧了三趟,算他的厄运已经过了呢,还是烧出了免疫力了,所以得以幸免。现在他正在和堂弟夏侯青对酌。

    小兵报进来:“启禀夏侯大都督,今有蔡中将军带领江东降将甘宁到此,说有紧要军情面见都督。请都督定夺。”

    夏侯惇心中怦地一震。毕竟是都督,肩上重大,遇事特别敏感。心想,这班守营将都该死!尽管蔡中是自己人,但一去江东数日,我又不知内中详情,况且又带来了一个江东名将来,如何能不防,而这样让他们直闯中军营!极应该把他们挡在山脚下,先来禀报我。现在已经到了中军帐门口再来禀报,简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如果是奸细的话,还来得及抵挡?!幸亏是自己人,否则完了。夏侯惇虽然是个鲁莽匹夫,毕竟资格老了,苦头吃得多了,不得不学乖一点,所以也挺谨慎。他对夏侯青道:“贤弟,尔先出外观看,究竟怎样。”

    夏侯青已经喝得酒醉醺醺了。他站起身来脚步踉跄,摇摇晃晃出寝帐,上马提斧,到大帐上。一对醉眼朝外面一望,蔡中骑在马背上,边上另有一将,他断定这就是甘宁,便问道:“来者何许样人?”

    蔡中认识他叫夏侯青。便答道:“夏侯将军,蔡中有礼。”回头对甘宁介绍道:“甘大哥,这位是夏侯都督的堂弟,夏侯青将军。”

    此时,甘宁故意比蔡中落后一只马头的距离,所以蔡中要旋转身来对甘宁讲话。甘宁想,你就象一支已经燃尽的蜡烛一样,照明照到这个时候,可算是完成了你做奸细的使命,再留在我身边就成累赘了。难道我真的会下了马去和夏侯青见礼吗?当然不可能的罗。粮队最终还是要靠手中的家伙夺取,你不过就起了个导火线的作用。既然蜡烛已烧烬,那就先把你扫除了再说。兴霸将军的华盖方天戟从未离过手。嘴上敷衍道:“多谢蔡贤弟!”手中的华盖戟却往蔡中腰里“嚓!”刺进去。蔡中见华盖戟朝自己刺来,还没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连啊呀都没来得及叫,已经一命呜呼完蛋了。甘宁把他从马背上挑下来,用力一甩,死尸抛了一地。怎么一个人有那么多尸首?因为三千吴兵见甘将军动手,便把五百个曹兵一刀一个,眼睛一眨,全部解决。甘宁纵马冲进大帐,大声喊道:“呔!贼将听了,甘宁奉命前来拿下粮寨。”

    夏侯青的满腹黄汤顿时吓成一身臭汗,酒也醒了。心想,你一个敢来劫粮,胆子真不小!这里有数十员大将,难道怕你一个人不成?“大胆甘宁,竟敢偷袭粮队。招打!”冲上前去当头一斧。

    甘宁想,事不宜迟,我要速战速决,一家伙就结果他,使你们都督猝不及防。只要把夏侯惇和曹洪打死,这座粮营就基本上属于我的了。所以,甘宁用足全力,举戟招架。只听“当啷”一响,夏侯青虎口震袭,斧头脱手,身子两晃,被甘兴霸挥过戟尖,“去吧!”“嚓!”迎面一戟,刺于马下。甘宁捧着华盖戟,等候夏侯惇和曹洪出来。他根本不知道曹洪不在此地。

    曹兵跌跌冲冲奔进寝帐报丧:“报禀夏侯都督,不好了,甘宁前来劫粮,蔡中和夏侯小将军都被刺死。”

    “哇呀……”一只眼吼叫连连。一面吩咐点炮,一面上马提枪,冲上大帐。少了一只眼睛到底不方便的,一下子还没有看见甘宁,还在叫唤:“甘宁在哪里?甘宁在哪里?”

    甘宁看得清楚,来者便是夏侯惇。虽然从未见过面,但是从他身上的打扮可以看出:帅盔帅甲,都督的装束;尤其是少一只眼睛,这是最明显的招牌。便冲上前去:“甘宁在此。贼将招打。”

    夏侯惇这才看清。心想,这家伙刁的,故意躲在我没有眼睛的一边。看见戟来,急忙举六轮点钢枪招架。“当啷……”掀不开。武器咬一在块,两匹马打圈子……

    炮声一响,众将全部上马执兵器,冲到中军帐,把甘宁团团围住。夏侯惇看见这么多大将裹住甘宁,心想,这些大将足够你受用了,我不必再动手。便卖一个破绽,退出圈,在一旁执旗指挥。

    此时,大帐上共有曹将三十九员:本来四十二员,走了一个曹洪,刀劈了一个朱灵,戟挑了一个夏侯青,故而还剩三十九员。当然,这些大将的本领参差不齐,但也各有千秋。如果这班大将一齐动手的话,甘宁倒可以休息了。你想三十几个大将要围成多大的圈子?三十几柄家伙长短不等,一齐戳出来,不是刺在自己大将的身上,就是劈在别的大将的家伙上,互相消耗自己的体力和功夫。甘宁站在圈子中心,他们还挨得上吗?因此,实际上是车**战:五、六个上去打,打了一会退下来,再换六、七个上去……。甘宁使出浑身解数,舞动华盖戟,左挡右拦,四下招架,力战众将。他今天抱定一个宗旨:除非战死,否则定要夺下粮营,决无退下山去之理。

    夏侯惇也在考虑:你既已上得山来,就不让你下去了,这叫上山容易下山难,一死方休。我手下这些大将盘不尽你一个人的气力,我倒不相信。

    这里的激烈交战,再说山下。马忠很为甘宁担心,但分身无术。正在此时,长江面上金锣响亮,驶来八十条大船,船上有三千吴兵,由文官吕范率领。船进口子,吕子衡上岸。问马忠,粮队可曾拿下否?

    马忠道,你听,山上杀声震天,谅必甘将军正在恶战。我又无法去帮忙。

    吕范想,甘宁一个人要夺下粮队是困难的。弄得不好,粮营没有夺下,反而伤了一员虎将。让我想个办法帮帮他的忙吧。吕子衡虽是文人,但打仗有奇智。往往力不及以智取胜。将来关羽走表城,一半也是吕范算出来的。文能胜武,柔能克刚,将在谋而不在其勇。吕范对马忠说,此间的粮寨都督是夏侯惇,据说此人今年在博望、新野被孔明烧得焦头烂额,我料定他听到“火”字特别害怕。现在你我手下各有三千弟兄,每人背上有两个火把。只要大家有一万二千只火把点旺,就是一片小小的火海,可以映得半山红遍,同时命弟兄齐声高喊:“火烧粮队,烧得厉害啊!”夏侯惇听了一定会吓得弃寨而逃。用此疑兵之计退敌,你看如何?马忠说,倒可使得。

    于是,命六千弟兄把一万二千个火把拔出来,在风中点旺,顿时山下彤彤红一片火光。吴兵齐声高喊:“不好喽!火攻来哉!烧得厉害啊!”

    山坡上各座营帐里的曹兵听见叫喊声,对山下一看,火光熊熊,正不知来了多少吴兵吴将。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跟着起哄:“不好喽,火攻厉害!火烧粮队啦!”十万曹兵吼声如雷,恰似天崩地裂、山呼海啸一般。一边喊,一边丢下营寨,象潮水般地涌向半山。

    中军帐里的数十员曹将正和甘宁杀得起劲,忽听外边一片罗唣,声音越来越响。那些退在一旁等待换班的人首先听清弟兄们在喊“火烧粮队,烧得厉害”。心想,对了,周瑜绝不会只派甘宁一个人来攻打粮队的,肯定后面有人接应,现在果然火攻来了。我们的本领比甘宁差得远呢,几个战他一个都勉强,看来一时之间不可能把他杀败。等到下面的吴军杀上来时,那就更加危险了,我们不是被杀,就是烧死。有些本领蹩脚的大将已经开始溜了。钻出中军帐一看,果然前山一片火光,小兵都向山上逃来。心想,既然前山失守起火,说明聚铁江已被他们夺去了。前山不能走,快向后山溜。

    这也要怪夏侯惇自己不好。他这粮营都督责任虽重,平时事情却很少,闲着无事就与这班大将聊天扯皮。讲什么呢?大多是讲诸葛亮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讲得绘声绘色,活龙活现,有时还要添油加酱地进行艺术渲染,夸大事实。他无蜚是为了炫耀自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