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挺经 第十二章(5)(1/2)

    挺经 第十二章(5)

    原来陆抗在江陵北部筑有大坝拦水,以防敌人进攻。羊祜想利用大堰以船运粮,怕吴军掘堤放水,因此扬言要破坏大堰以通步兵。陆抗明白了羊祜的用意,忙命部下破堰放水。羊祜无奈,只好以车运粮,大费功力。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危急。陆抗估计杨肇可能依俞赞之计先攻自己的薄弱环节,乃临机应变,将计就计,连夜撤下夷兵,换上精兵。第二天,晋军果然从原夷兵防守之处进攻,遭到吴军沉重打击。不久羊祜见无隙可乘,只好退兵。陆抗得以集中兵力,将西陵攻下,把步阐及其同谋处死。

    纵观曾国藩的军事指挥艺术,是在防守中进攻,即是在保存自己军气的基础上进攻,不浪战,不急进,宁可几个月不打一仗,也不做无谓的牺牲。没有胜利的把握,就坚决防守,目的就是以防守来控制敌人。安庆、金陵的攻克都体现了这一领导艺术。一方面,将城中太平军紧紧包围,吸引大量太平军援军;另一方面,采用打援的办法,消灭太平军有生力量,最后一举破城。为了更好地“蓄气”,湘军制定了统一标准的扎营规则,从营地选择、城墙高度、壕沟深度、用木大小等方面做了明确规范,湘军每到一处立刻修挖墙壕,未成之前,不许休息,也不许搦战。

    蓄养锐气,无往不胜

    曾国藩说:“惟荀罂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 解读

    曾国藩在遭遇到接连吃败仗的打击下,曾拟了一份奏章给咸丰皇帝,自责自己带湘军作战,老是“屡战屡败”;但最后被属下建议修改成“屡败屡战”,希望咸丰给予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