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挺经 第十二章(4)(1/2)

    挺经 第十二章(4)

    曾国藩说,以我之疲战贼之巧,终不免有受害之一日。故余昔在营中诫诸将曰:“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 解读

    意思是,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进攻,士气最健旺,第二次进攻,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进攻,士气几乎就衰竭了。这是古人用兵经验,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大概用兵并无其他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了罢。三国中,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赫昭,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当,慢慢决战时就衰竭无力了。

    曾国藩谈到的“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出自《左传》。据记载: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曾国藩认为,战斗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勇气的较量,“大约用兵无他妙巧,长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历史上不乏气盈则胜,气虚则败的战例。“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曾国藩的自身体验亦证明如此:“余治兵以来,每介疑胜疑败之际,战兢恐惧,上下悚惧者,其后常得大胜;当志得意满之侯,各路云集,狃于屡胜,将卒矜慢,其后常有意外之失。”

    建兴九年(231)秋,诸葛亮再上出师表伐魏,并兵出陈仓。当时把守陈仓道口的是镇西将军赫昭。前哨回报孔明,说陈仓道口把守甚严,建议放弃陈仓改攻他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