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成大事要沉得住气 > 第六章 沉住气,深藏不露才能巧避锋芒(7)

第六章 沉住气,深藏不露才能巧避锋芒(7)(1/2)

    第六章 沉住气,深藏不露才能巧避锋芒(7)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讲过牧童捉狼的故事:

    两个牧童进山发现一个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老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看见小狼不见了,神情非常惊慌。

    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子和耳朵故意使它嚎叫。老狼听到小狼的叫声,抬头望,愤怒地跑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用爪子抓树皮。

    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树上使小狼急促地嚎叫。老狼听见声音四处张望,才远远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和牧童,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

    老狼嚎叫声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跑得渐渐慢了,叫声渐渐弱了;不一会儿,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老狼已经气绝身亡。

    大狼急小狼,舐犊情深、救子心切,这是动物身上的优点,但是它爱得很傻,傻到不顾一切,这种优点反而成为了被利用的致命弱点,结果不但没能救出小狼,反而搭档了自己的性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假如老狼能沉住气,掩盖自己的交际心理,一直待在树下装死,等到牧童下来后迅速反扑,就不至于有如此结局了。

    人类应该从老狼身上汲取反面教训,学会掩藏自己的弱点,特别是致命的要害之处,才不会遭人算计。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继承历代谋略家智慧的基础上,将“潜伏”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在作战中,他一方面努力掩饰湘军的虚实,让敌人看不清他的实力和要采取的战略,另一方面,竭尽全力大谈对方的虚实,了解对方的弱点和致命缺陷,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咸丰九年,他曾对部将张运兰强调说:“兵法最忌形见势绌四字,常宜隐隐约约,虚虚实实,使贼不能尽窥我之底蕴。若人数单薄,尤宜如此诀。若常扎一处,人力太单,日久则形见矣;我之形既尽被贼党觑破,则势绌矣,此大忌也……必须时进时退,时虚时实,时示陕弱,时示强壮,有神龙矫变之状。”要“忽主忽客,忽正忽奇,变动无定时,转移无定势,能一一区而别之,则于用兵之道,思过半矣。”

    也就是说,在稳健的基础上力求变化不测,不能让敌方了解己方虚实,应当隐隐约约,虚虚实实,就像神龙一样见首不见尾,矫变无常。这是贯穿湘军作战始终的一个成功战术范例。

    在湘军刚刚建立的时候,人数只有数千人,远远不能与动辄上万人的太平军相抗衡。在这种形势不利的情况下,曾国藩把自己的弱点深深的掩藏起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