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直言直语的气场(1/2)

    直言直语的气场

    敢于直言直语是一种魅力,尤其是追求个性的时代,言语代表着一个人的魅力所在,直言直语的人拥有别人没有的气场。因此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不要一味地去附和。就算在上司面前,虽然是自己的上司,也用不着奉承,附和及奉承绝对不是受到重视和争取提拔的方法。

    上司判断一个人的才能,是从他做的实事、效果和想法上来判断的。坦率、诚实、正直的言语让我们形成了压倒性的气场,它让我们能够彼此真诚地交往,同时直言直语的气场也增加了我们在公司竞争的砝码。

    事实上在工作中如果一个人不敢直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很容易被忽视,因为没人注意到他的存在。随声附和如今已不是职场成功之道,那样只能使一个人丧失个性,消散他的气场。

    言语本身是一种信息的载体,要传递给别人的就是信息本身,直接的表达使他人了解更多的信息,从而达成相互认识和理解。而沉默不语的氛围会压制新颖的主意,使时间白白地浪费。在与人交谈时,如果对对方的每一句话都随声附和,不说一个“不”字,不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人云亦云,会被看做是无主见和骨头的人,别人也不会愿意与你交朋友。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提倡敢于直言、各抒己见、直击弊端。古代的许多名臣都是善于直言的人,因为他们这样独特的气场,使得千百年之后还依然被树立成榜样,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言语是上天赋予我们的能力,我们不要因为畏惧就选择默默不语。

    唐初宰相魏征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而著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魏征就会据理力争,进行劝说,即使唐太宗因此而大发雷霆,他也毫不畏惧,照旧慷慨陈词。 这样的气场让唐太宗对魏征是既赏识又敬畏。

    有一次,唐太宗违反他制定的18岁成年男子才需服兵役的规定,决定征召16岁以上、18岁以下、身材高大的男子从军。命令发出以后,魏征极力反对,唐太宗十分生气,派人把他叫来,大加斥责。

    魏征毫不畏惧,他十分严肃地进谏说:“您现在把强壮的中男都抽去服兵役,那么,田由谁来种?工由谁来做?一国之君要讲信用,您常说君无戏言,可是国家的法律明明规定,男丁中的强壮者才需要服兵役,您为什么不遵守呢?您这样做,在老百姓面前不是失去信用了吗?以后还有什么威严。”

    魏征的这一番话,让一肚子火气的唐太宗冷静了下来,他心悦诚服地对魏征说:“先生真是我和国家的一面镜子啊!我原先以为你太固执,不通情理,现在听了你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政令前后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