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扣人心弦的气场(1/2)

    扣人心弦的气场

    说话是一个传递情感的过程,一个人说话水平高低,魅力如何,并不完全在于说话者本人能否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所表达的思想、信息能否为听众所接受从而达成共识。也就是说,说的艺术关键还在于如何拨动听者的心弦。而当你拥有强大的、良好的气场的时候,你说的话才会更好的被听众理解、达成共鸣。因此我们说好口才也需要好气场。

    我们总能看见某某总裁、某某名人在一些重要场合发表演说。这些人意气风发、滔滔不绝讲述着他们成功的经验,或是表达着对某些人和事的不同见解。当这些衣着光鲜的人物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哪怕相貌平平也会让人觉得光彩四射,让人为之倾倒。只要他们一开口我们就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气场,听众总是会不知不觉就被吸引到他们的气场中,随着这些演讲者的思绪游走。

    宋朝时期,有一个举人经过科举,又参加候选,得了广西某县县令的职位。他第一次去拜见上司,由于过度紧张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沉默了一会儿,贸然问道:“大人尊姓?”他的上司知府大人一愣,勉强说了自己的姓。

    县令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所没有。”

    知府更加费解说:“我是旗人,您不知道吗?”

    县令站起来,说:“大人在哪一旗?”

    上司说:“正红旗。”

    这个新县令又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

    知府勃然大怒,问:“贵县令是哪一省的人?”

    县令说:“河北。”

    上司说:“河南最好,你为什么不在河南?”

    县令吃了一惊,这才发现知府满脸怒气,赶快走了出来。

    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学校教职。这个愣头青的这番话给他的上司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一定会影响他将来的仕途。表现不好是因为他没有仔细观察和揣摩说话的对象是谁,没能扣住对方的心理,所以说出的话就很“雷人”。

    可见,说话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生的得失与成败,如果缺乏扣人心弦的气场,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和尊重,事情就会事倍功半。现实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总是感觉到别人一开口说话就博得众多掌声,仿佛那人冥冥之中就存在某种磁场,话题总是能扣住听众的心理,受到大家的欢迎。而自己一开口却很难吸引听众,瞬间气场全无。那是因为还没学会观察,没有体会到语言的魅力,通俗地说就是还没学会怎么说话能说到点子上,迎合大众的口味,归根到底是没能对听众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说话的本领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美国前任总统林肯为了提高说话的气场,徒步30英里,到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是怎样论辩的,用什么样的词汇能抓住人心,一边倾听一边揣摩。他去听那些云游八方的福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