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 > 第十章 名声要大,不愁无人问津(4)

第十章 名声要大,不愁无人问津(4)(1/2)

    第十章 名声要大,不愁无人问津(4)

    义渡设立之后,随着胡雪岩名气的上涨,胡庆余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原来不怎么来光顾的上八府顾客也都知道了胡庆余堂的名字。因为义渡改变了人们进杭州城的路线,位于河坊街的胡庆余堂原本的地理劣势也得以改变,很多人买药时都会首选胡庆余堂,而原本生意兴隆的叶种德堂也因为流失了这部分顾客而变得衰微了。

    由此可见,义渡的开通不仅为百姓提供了方便,为胡雪岩赢得了好名声,更带动了胡庆余堂的名气和生意,真可谓一石三鸟。先扬名再立万的举措让胡雪岩自己也得到了好处。

    胡雪岩的生意经中,对于名声的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拥有了好的名声,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好感与信任。扬名立万在胡雪岩的心中有着明确的排行:只有先扬名,赢得了好名声之后才能立万。钱江义渡的建造也正是通过这种模式为他带来了好处。

    10.4 名声等于竞争力

    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时代,商人们纵然拥有万贯家财也是不被重视的,在大众的眼中,读书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而在统治者的眼中,农业才是国家的根本。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之中,中国商人就算已经富可敌国,也很羡慕那些得到功名的读书人,因为这是传统价值观中真正光耀门楣的事。

    清末,虽然因为洋务运动及新思潮的冲击,人们开始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出“以商立国”以及“商为四民之纲”等理念,但积累了千年的思想还是不容易在一朝一夕被撼动。商人们的价值取向依旧囿于富而求贵的思想怪圈之中。

    胡雪岩由于遵从了父亲临终前的教诲,所以不愿意出来做官。但他的价值观也一样受到了影响,认为取得官职是实现人生价值、光耀门楣的一个重要渠道。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胡雪岩并不像其他捐官的商人们一样单纯为了得到一个虚名,他考虑更多的是得到这样的名号之后,对于自己的生意所能带来的好处。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拥有官衔的统治者是最高阶层,能够挤进这个阶层是很多人的梦想。而胡雪岩所处于的商人阶层,也是受盘剥最严重的阶层。为了给经商过程增加安全系数,让自己的生意可以获得绿色通道,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达到更快的发展速度,胡雪岩也加入了求名的行列之中。为了得到朝廷的认可,胡雪岩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而在左宗棠、谭钟麟等人的帮助之下,他所获得的荣耀威名也是空前绝后的。

    在中国近代史记载之中,商人捐官者众多,1908年的苏州总商会之中,总理和协理两人都通过捐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