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 > 第三章 学会变通,做事更轻松(3)

第三章 学会变通,做事更轻松(3)(2/2)

是个小数目,这样一来,自己开设钱庄的资金便得到了解决。他没有猜错,文煜一出手就是六十多万两银子,这些银子没法存在山西票号,因为那里实在有太多同僚存款,而文煜跟部分同僚又有过节,担心自己的款子外露。

    不过有件事胡雪岩没有猜到,文煜带到钱庄的钱,除了自己的六十多万两,还有另外一位大人物的二十多万两。这位大人物就是恭亲王。文煜一再嘱咐胡雪岩,千万不能透露恭亲王的身份。

    有了这笔资金,胡雪岩的京城分号顺利成立,而且在不久后又在武汉开办了分号,完成了敖营官的遗愿。

    做事的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为通向成功多开辟了几条路。多些路走,做事也相对轻松,事半功倍。

    3.3 从蚕丝到地产

    “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一个生意人的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胡雪岩的眼光就很长远,所以他常常以这样的道理来教导周边的人。

    做生意的眼光,算是一种天赋,有人天生就慧眼如炬,总是能发掘出商机。不过更多人靠的是从商的经验和阅历,还有许多复杂的外界条件。对胡雪岩而言,他骨子里流着商人的血液,即使祖上没有特别成功的生意人,但他从小的耳濡目染也有了对商业的懵懂热爱。更何况胡家祖训就是为商不为官。

    是天赋也好,是潜力也罢,胡雪岩做生意的眼光都堪称一绝。哪怕是在与别人闲聊时,他也能听出赚钱的信息。他之所以在蚕丝生意上有所涉足,就是从一次闲聊中得到的灵感。

    那时王有龄还在世,而且刚刚升任湖州知府。胡雪岩亲自送王有龄走水路到湖州上任,路上便跟姓张的船家聊些闲话。他得知船家是湖州人,擅长养蚕、织丝,家里也曾做过蚕丝生意,算是对这一行颇有了解。众所周知,湖州是中国著名的蚕丝基地,大多蚕丝都能出口国外,号称“天下第一丝”。

    胡雪岩当即就生出一个念头,做蚕丝生意,不管是出口还是内销,都有利可图。于是胡雪岩告诉张姓船家,他想出资在湖州开间丝行,但自己不做主人,而是让张姓夫妇做主,自己则做客人从丝行买丝。

    之所以不以自己的名义开设丝行,胡雪岩有一番打算。以他跟王有龄的关系,在湖州开设一家胡姓店铺,虽不是难事,但必定会招致非议。不管是说王有龄以权谋私,还是说胡雪岩借关系敛财,都会影响两人的前途。除此之外,胡雪岩打算用阜康钱庄代理的湖州公款购丝,在杭州脱手后,再将银两如数补回。这算是无本万利的生意,胡雪岩的眼光不仅独到,而且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