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 > 第九章 韬光养晦减锋芒(8)

第九章 韬光养晦减锋芒(8)(2/2)

之中如果忘记了退,就有可能掉进深渊。所谓屈伸有度,进退自如,才能畅行天下,渡过难关。

    9.5 功成不居,全身而退

    封建社会的官僚与君主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彼此既要亲近又需要保持敬畏,对君主来说,通过亲近可以获得臣子的忠诚,而对臣子来说,保持对君主的敬畏之心,才能维护自身安全。在湘军为清政府建立了卓越功勋之后,咸丰皇帝又高兴又忧虑,他感叹曾国藩以一介儒生的出身,居然可以做出这样一番大事来,令朝中的将帅都钦佩不已。而他身边却有心怀叵测之徒说:曾国藩不过是以侍郎开缺的机会进入朝廷,说起来只能算是一个乡绅而已,自古英雄起于草莽之间,他的能力这么卓越,岂不是令人担忧吗?听了这样的话,咸丰皇帝沉吟良久,慨叹道:“去一个洪秀全,来一个曾国藩!”

    在听闻了皇帝对于自己的这一番感叹之后,曾国藩的心中已经非常明了自己的处境。虽然湘军当时正处于鼎盛时期,人人都盼着他建立更多功业,但既然当权者已经对自己有戒心,如果不急流勇退,那自己极有可能会遭遇“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结局。

    早在咸丰帝时期,曾国藩就已经为自己的将来做好了打算,虽然他不是一个想通过退隐来寻求平安的人,但当时所完成的功业已足慰这一生了,因此他时刻都准备着脱身而退。咸丰帝薨后,叶赫那拉氏掌控了清政府的实权,她对于曾国藩的态度更为灵活,让他督办四省军务,相当于昔日五位钦差大臣的职权。这样的重用并不代表曾国藩要迎来自己人生的第二轮高峰期,只不过是为了消除朝廷与曾国藩之间彼此的嫌隙,做出一副重用的样子,调动他的积极性而已。但曾国藩也明确地感知到清政府对于自己的热情已经逐渐冷淡下来,在他和沈葆桢争夺军饷的时候,清廷有意偏袒沈葆桢足以说明一切。受到压制的曾国藩虽然后来也得以解决军饷问题,但他却明白自己在清廷统治者眼中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大削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