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国际贸易——经济领域的世界大战(1/2)

    国际贸易——经济领域的世界大战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范围,这一方面有利于厂商在更大的范围里挖掘资源,开辟市场,另一方面也使其遇到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国际贸易中,将遇到更多、更强的对手,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

    国际贸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它既包括有形商品(实物商品)交换,也包括无形商品(劳务、技术、教育、咨询等)交换。这种交换活动,从一个国家(地区)的角度看,称为该国(地区)的对外贸易;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了国际贸易,也称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都是指越过国界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从这一点说,二者是一致的。但是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是着眼于某个国家,即一个国家(地区)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后者是着眼于世界范围,即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

    国际贸易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以及由此促进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二是国家的形成。

    在人类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劳动所得的产品仅能维持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没有什么剩余产品可供交换。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创造的产品已略有剩余,于是有了部落之间的物物交换,这可以说是国际贸易的雏形。

    此后,随着部落的消亡、国家的出现,商品越出了国界产生了国际贸易。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加上交通条件不便和通讯手段落后,因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才得到迅速发展,才真正具有了世界的性质。

    各国政府应当合作,避免贸易保护主义。所有国家应该同时采取行动,如果政府不能以合作的方式应对挑战,经济复苏可能需要一年、两年或者更长时间。

    世界经济大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很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效仿,甚至报复。这样,势必引起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让当前世界经济雪上加霜。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多种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从而引发全球贸易大战,国际贸易几近停顿。很多经济史学家认为,美国在危机之初挑起的贸易战拖延了经济复苏,与世界经济陷入大萧条长达10年有直接关系。

    国际贸易是跨越国界进行的,遇到的问题既多且复杂,由此带来的贸易风险也比国内大得多。比较显著的有以下几种:

    1.信用风险。这里所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钱货不清的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从磋商交易到订立合同,再到卖方交货,买方付款,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期间,买卖双方的财务状况可能发生变化,有时危及履约,给对方造成损失。同时,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