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信息不对称的产物——逆向选择(1/2)

    信息不对称的产物——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惯用词语。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来说,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作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基于“旧车市场模型”理论提出来的。在旧车市场上,买者和卖者之间对汽车质量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买者很难准确判断出车的真实质量,这种情况下,典型的买者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旧车就会被卖者撇出,市场上只留下质量低的旧车,而买者最终只能以预期价格获得较低质量的产品。这违背了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选择法则,所以把这种现象叫做逆向选择。

    我想起前几天要旅游,买装备时朋友的善意提醒。当我为了旅游激动不已,冲到大商场,准备狠狠大出血的时候,朋友小辉告诉我:不买贵的,只买对的,骨灰级的驴友并不单纯看重品牌,关键还是装备的质量。所以,如果我真的配置了一身名牌的行头出现在他们的队伍中,也未必能说明装备有多专业,反而只会显得另类。

    这番话说得我频频点头。一直以来,我都是个唯品牌论者。很多东西,虽然对其性能了解不多,但鉴于其品牌与价格,便会毫不犹豫地买下。但东西究竟好不好,却很少去细细追究。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中就称为“逆向选择”,而“信息不对称”是发生这种行为的重要前提。当然,“逆向选择”将最终引发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以及使用效率低下。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来说,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 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作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出现增加供给的现象。

    “逆向选择”的含义与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有关,却绝不是这两者所能够涵盖得了的。所以说,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胡海鸥讲它只能是一种不合理经济制度下所造成的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而不是任何一个市场参与方的事前选择。

    我个人觉得“逆向选择”是一种现象,包含着不同的参与者。如二手车交易里有低质量旧车的车主,也有高质量旧车的车主,还有买家。不能因为低质量旧车主的机会主义行为,就把“逆向选择”视为洪水猛兽。

    讲逆向选择,经常举的例子就是保险市场。

    随着个人购买家庭轿车的数量逐渐增多,汽车保险业务近年增长得很快。可是由于车多路窄,新手又多,汽车交通事故比原来增加很多。购买了汽车保险的人由于有了保险,开起车跟开坦克似的,横冲直撞,认为反正汽车坏了有保险公司负责修理。更有人经常酒后开车,还有的是开车精力不集中,甚至打瞌睡。结果就是汽车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致使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费不够赔付汽车修理公司的汽车修理费。

    两年下来,保险公司已经在汽车保险项目上赔了几百万。通过分析,保险公司一致认为,汽车保险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保险费收取得比较低,结果就造成了收入不抵支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办法是提高保费的额度,否则会一直亏损下去。最后的决议是提高保险费。

    保险公司的这一决策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开始出现下降。这是他们的决策者们所始料不及的。他们不知道在经济行为中存在着逆向选择。这种逆向选择告诉我们,愿意购买保险的人常常是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