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彼得原理(1)(2/2)

位,我们只能巧妙地运用创意性的不胜任,将自己留在原来胜任 的职位上。这不但有益于个人,同时也有益于组织和社会。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就放弃了晋升,同时也放弃了因晋升而带来的更多的福 利和利益。

    由以上两点,可以很容易得出下面的结论:在层级组织里,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 能胜任的阶层;层阶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到达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

    1960年9月,在一次由美国联邦出资举办的研习会上,彼得博士首次公开发表了他的发 现。

    当时彼得博士的听众是一群负责教育研究计划的主管,因为每位参会者都已经完成了圆 满的提议书,每个人也都已获得提升——晋升为一项或一项以上研究计划的主管。

    这些人当中有些确实具有研究的能力,但是这和他们获得的主管职位并无关联。而其他 很多人并不擅于研究计划,他们只是拚命地复制一些老掉牙的统计习题。

    于是,彼得博士决心向他们引介彼得原理,用来说明他们的困境。

    他们听了之后,敌意、嘲笑兼而有之。

    有一名年轻的统计员捧腹大笑,并从椅子上跌下来。他向别人解释说,他的强烈反应是 被彼得博士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演说所惹起的。

    而在同一时刻,他却没有注意到区域研究主管——他的顶头上司——的脸一阵红一阵紫 。

    当时一位著名的记者胡尔对彼得原理很感兴趣,他促使彼得博士把天才思想写成了《彼 得原理》这一书籍。

    但《彼得原理》一书的出版却颇费周折,彼得博士一共收到14位不称职编辑的退稿信。 于是他决定采用迂回法——在他的书中称为“彼得迂回法”——以促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