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路径依赖(1)(1/2)

    路径依赖(1)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路径依赖”的发现

    道格拉斯?诺思是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人,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思于1993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认为,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导致的结果是:人们一旦选择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的自我强化。

    “路径依赖”理论被总结出来之后,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现在的选择决定了将来可能的选择。“路径依赖”可以解释人们一切关于习惯的问题。

    沿着既定的路径都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错误的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停滞不前。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优化也好,锁定也罢,在“路径依赖”的背后,隐藏的都是人们对利益的考虑。

    对组织来说,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对现存路径有着强烈的要求,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哪怕新的体制更有效率。

    对个人来说,人们一旦做出某种选择后,他们就会在原有的道路上不断投入各种资源。直到哪天他们发现自己选择的道路对自己来说没有价值时,他们才做出新的选择。也就是这时,他们才发现前期的巨大投入可能会因为重新选择而变得不值一文。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笔很大的损失(经济学上称为“沉没成本”)。

    猴子吃香蕉实验

    第一步:笼子里有5只猴子,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猴子贪吃,于是伸手去拿香蕉,人们就用高压水教训所有的猴子,每次有猴子去拿都会这样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

    第二步:用一只新猴子替换出笼子里的一只。新来的猴子因为不懂这里的“规矩”伸手去拿香蕉,结果原来笼子里的4只猴子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

    最后,试验人员逐个把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换出来,最后笼子里所有的新猴子没有一只再敢去碰香蕉。

    一开始,猴子怕受到“株连”,不允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这是合理的。

    但是后来,人和高压水虽然都不再介入,而新来的猴子还固守“不许拿香蕉”的成规,这就是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