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破窗理论(1)(1/2)

    破窗理论(1)

    如果有人打碎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偷车”试验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过这样一项有趣的试验:

    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中产阶级社区和相对杂乱的帕罗阿尔托,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一辆完好无损,而另一辆,摘掉了车牌、打开了顶棚停放在帕罗阿尔托。

    结果怎样呢?

    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的那一辆,不到24小时就被偷走了。

    后来,詹巴斗敲碎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一块玻璃,仅仅几小时就不见了。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他们认为:如果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被人打碎了,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如此下去,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营造好的环境氛围

    “偷车试验”和“破窗理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更多的是犯罪心理学。不管在什么领域,什么角度,“破窗理论”都反映了这样一个道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以此类推,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层面上看,我们周围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大多都与环境暗示和诱导作用分不开的。

    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自觉排队上车,就不会有几个人想贸然插队?相反,如果车辆还没有停稳,人们便你推我挤,争先恐后,急着上车,就算是有人想排队的话恐怕也没有耐心了。

    在公共场合,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是要靠每个人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营造出来的。千万不要因为我们个人的粗鲁、野蛮和低俗行为而形成“破窗效应“,进而给公共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因此,环境好,不文明之举也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形成这种影响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把握环境的这种暗示和诱导的作用。

    拆掉的防护板

    “破窗理论”在企业管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日本,有一种称作“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清理:清楚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找出需要改善的事、地、物。

    ——整顿:将不要的东西贴上“红牌”,将需要改善的事、地、物以“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