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个行业和一群人物(1/2)

    与白酒结缘,大约是在两年前。那时我长驻贵州茅台镇,在那里一呆就是一年。茅台镇是一个出产美酒的地方,国酒茅台就产自这里。除此之外,私人投资运作的各类酒厂在高峰时期一度达到一两百家。像茅台镇这样“以酒为业”的情况,在四川、安徽、河南、江苏等地也普遍存在。这一年里,带着笔和采访本,我几乎跑遍了遵义市和茅台镇大部分酒厂。

    此后的几年,我跑了很多地方。像大多传统产业一样,白酒历来是地方税收来源的“大头”,全国三万多家酒厂,大部分都散落分布在各地相对偏远的县、镇上。几乎每个县都有几家甚至十几家、几十家酒厂。白酒产业的壮观由此可见一斑。很早就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要当好县长,先办好酒厂”的顺口溜,到现在仍然有它深刻的现实背景。

    前不久,著名白酒专家曾祖训从美国探亲回来后告诉我,在美国的华人超市里,白酒主要是华人在购买。目前进入美国市场的白酒主要有五粮液、茅台、洋河和杜康等名酒,此外,米香型酒、米香厨用酒和绍兴黄酒占的消费比例也较大。如果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白酒”,似乎一点也不夸张。

    ※ 是更加分散还是更加集中

    对于一个外行人来说,白酒无非就是水、酒精、玉米等五谷杂粮的“混合物”;但是以搞酒的人的眼光来看,白酒这个东西实在太玄妙了:市场上有几块、十几块、几十块钱的中低档白酒,也有几百块、几千块的高档和超高档白酒;大酒厂在以年产万吨甚至十几万吨的规模生产白酒,几个人、几口缸的小作坊也在如雨后春笋般地“生产”白酒。

    抛开技术层面不说,单就是白酒的销售,一个品牌几乎就可以写一本书。有人作过统计,在某省会城市,市面上流通的不同的白酒品牌(种)竟然多达三千多种。由此可见白酒市场竞争之激烈。

    反观其他产业,最典型的比如家电,已经从多年前的分散走向了集中。而白酒产业在走向集中的道路上,差不多走了将近15年。这似乎有悖产业发展规律,以至有人在回顾白酒发展的历程时说:“白酒不是在走向集中,而是在走向更加分散。”

    现实的情况一点也不乐观。如果说啤酒行业是“前有狼,后有虎,中间夹着一群小老鼠”的话,白酒业则是每一个区域市场大抵都如此。“小老鼠”是除之不尽的。这种略带畸形的“强者愈强,弱者不灭”的效应,在其他行业恐怕是很难见到的。

    ※ “金字塔”的结构与矛盾

    总体上而言,白酒行业呈现的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塔尖”是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巨头企业,“塔身”是紧随其后的其他老牌名酒、强势地产酒和新锐名酒,“塔底座”是大量的中小型酒厂。我想说的是,名酒、名企、名人正是本书很重要的一条线索。在书中读者会看到大量关于五粮液、茅台、剑南春、金六福、水井坊的文章——这些主流企业、巨头企业的现实选择与应对策略,正是推动行业进程的关键力量。

    尽管酒厂数量以数万家计、白酒品牌以数十万计,但是白酒的市场竞争主要还是在名酒之间展开的。市场如此,传媒也如此。传媒的视线更多地还是向名酒企业集中。关于产品、关于品牌、关于渠道建设、关于市场推广等等与营销有关的各个环节都成了传媒报道的重点。

    以横向比较的眼光来看,白酒企业的营销水准是相对落后于其他行业的。如果将整个产业链条分为上游(制造商)和下游(运营商),从上游来看,这种落后体现在:

    (1) “产品力”的塑造更多地依赖“包装力”,即所谓“有一个好的包装”。

    (2) “品牌力”更多依赖于广告轰炸和找到一个文化卖点,哪怕这个“文化卖点”是狗屎一堆。

    (3) “销售力”更多依赖于所谓的市场支持政策,比如厂家给经销商的进场费、促销费、年终销量“返利”等等。

    到了下游运营商那里,这种落后就变成了:

    (1)利润来源依赖于“层层加码”,通过一批商、二批商、分销商等的层层转嫁,赚取价差。

    (2) 终端竞争拼“开瓶费”、拼促销、拼礼品赠送、拼“买店”(买断餐饮酒店的产品专销权)等等。

    在这样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