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怎样站在巨人的肩上(2/2)

机业的“创造性模仿”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创造性模仿的方法

    “创造性模仿法”是通过模仿来进行创造发明的方法。根据模仿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它又可分为:

    一、机械式模仿。也就是仅把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先进方式策略直接地吸收过来,再加以借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模仿法往往是在模仿对象和被模仿者均具有相同条件、相同要求时去进行的。

    二、启发式模仿。也就是在两者条件不相同的现实下进行的,它往往是在受到其他对象的启发下借用过来,做出新的创造性的一种模仿。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领域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纳入自己的应用领域,创造出自己领域中还没有的东西。

    三、突破式模仿,或叫综合性模仿。即按照自己所创造的结构和系统,从多方面去进行模仿,使被模仿的东西发生质的变化,成为一种独特性东西的一种方法。

    当然,这种“创造性模仿”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无往不利,否则,就会伤及自己。因此,在运用“创造性模仿”时,也必须要警剔以下几个问题:

    一、“创造性模仿”同样会引来众多的模仿者。一个有价值的定位必然会引起他人的争相仿效,从而使最初的独特定位丧失。比如,后来国产手机整体下滑,TCL就认为是由于国产手机的盲目上马和过热生产,度高雷同的产品使得市场显露疲态。

    二、模仿,却缺乏创新。一方面,片面的模仿,表现在核心技术上的缺失,容易使自己受制于人。当手机元器件供应紧张,如液晶显示屏、晶体振荡器等关键元器件紧缺时,很多国产厂商就显出了创新无力。另一方面,一些关键技术也表现出创新不足,如国产手机的按键过于复杂、操作系统不够简便,都为广大用户所诟病。

    三、持久的战略需要做出坚定的放弃,否则容易坠入增长陷阱。很多时候,国产企业更喜欢一哄而上、彼此模仿,今天比拼百万像素,明天比拼渠道能力,或者比拼代言明星的大牌,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差异化。而且,这些“创造性模仿”的高手们,往往更不愿意去放弃一些东西。

    事实上,对高科技产业的模仿战略,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也提出过批评,他认为:在高科技产业中,模仿期经常要比预期要长。陶醉于自身技术革命的企业,在疯狂砍价的同时往往在自己的产品中融入了过多的性能,他们几乎从来不考虑取舍的问题。尽管少数几家公司凭借自己的优势取得了成功,但绝大多数企业却陷入了一场没有赢家的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