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二十年目睹之偶像变迁(1)(1/2)

    每个人在成长的岁月里,都会有至少一个偶像。这位偶像,必定有让自己希望达到而自己还没有具备的优点。而每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偶像也通常会有所改变。人是理想主义的动物,但人又真的是很现实的动物。很多时候,当我们需要达到或者期望达到一个目标或梦想时,我们往往都善于找到自己要模仿的偶像。

    事实上,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也是有类似的规律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企业也经历了对偶像崇拜的变迁史。这跟同期开始的流行音乐、文学等艺术门类一样。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惊人的,因为中国企业在短短的20年间,走过了西方上百年的路途。这期间,中国经济领域也流派纷呈,偶像频换。

    至少在商业领域里,偶像的作用大多数是积极的,拥有自己的偶像,并进行积极的恰如其分的模仿,真的可以让自己在经营上少走很多弯路,尽管,走弯路不可避免。

    我们姑且把自己的偶像称为“巨人”吧,向他们学习其过人之处或成功之道,的确也是应了牛顿先生那句“站在巨人的肩上”吧。通过学习和成长,我们的企业家也在摸爬滚打的实践中不断自信起来,开始精细地研究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把那些偶像们的变换淡化成了背景。

    风风雨雨二十年,且看中国企业的偶像是如何变化的。观察变化,我们也许亦能看出中国社会变化的大脉络。

    第一位偶像:“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文革”期间最有名的事物之一,无疑是“样板戏”。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若干企业家也找到了自己在经营企业时可以模仿的样板——松下幸之助。如果用尖刻一点的话来形容,松下幸之助是中国企业家抓住的第一根稻草。因为从此以后,他们便开始有了经营企业的观念。

    话说当年,日本产品长驱直入,其电视广告有一个特点,在一番巧言令色之后,必须要唱上一段儿,比如“SHIBA,新时代的东芝”,“日立牌彩色电视机”。这其中,似乎只有更为简约的“松下电器”如今还时有耳闻。不用说,松下电器的所有者,就是松下幸之助,人称“经营之神”。

    大偶像松下幸之助对中国企业界可谓意义深远,其地位有如罗大佑之于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虽然他们时刻被更新的潮流追赶,但从未因此而被掩盖。

    有一位如今已经比较成功的中国企业家在谈到自己的读书生涯时,很甜蜜地回忆起从图书馆里借回一套《松下幸之助全集》时的情景。该套书共24本,为台湾版且为繁体竖版,但他依然读得如饥似渇。

    如今中国企业界的大红人,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先生的回忆更富有历史感:“80年代初国内能找到的只有松下幸之助的那些大厚书,所以一开始在企业质量管理的办法上,我借鉴的都是松下的东西。”

    松下给中国企业界带来了“产业报国、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等精神,这些都令我们的企业家懂得了做一个企业就是在做人,而“做事先做人”这个理念至今尚能经常听到。同时,松下所坚持的全面质量管理、服务第一等理念也让中国企业找到了形式感或者“模板”——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长成什么样子。

    松下把人看作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对职工要进行多方面的培训,这在中国企业界又曾经是一个多么时髦的词呀。松下让职工反复诵读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