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六章 增强营收生产力(2)(2/2)

影响奖金和晋升机会。

    员工的年度业绩评估:按时计酬的员工和经理都要接受评估。

    鼓励奖金:适用范围向下延伸,甚至包括咖啡厅经理;奖金除了以成本效益为基准外,也要参照服务、质量和卫生。

    分红计划:适用各个阶层的员工;个别员工最多可以把薪资的10%投入分红信托计划,因而个别员工的福利和公司的发展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广泛面谈和筛选人才上投资,以便雇用优秀的员工;新的马利奥特旅馆要是有100个空缺,总是要面谈上千个求职者。

    管理人才和员工培养计划:到70年代初期,马利奥特把税前利润的5%花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上。

    投资设立规模完整的学习中心(1970年成立),配置最新的视听、电脑化教学设备。《福布斯》杂志1971年的一篇文章里描述说:“数百位马利奥特的经理进进出出,在这里温故知新,同时有新员工来此参加‘全心投入’培训,学习如何准备和服务。”

    “幽灵顾客”:假扮顾客的检查人员叫做幽灵顾客,如果服务良好,他们会拿出一张识别卡,把背后夹有10美元的卡片交给服务人员,如果服务需要改善,卡片背后没有10美元,而是写着“唉!”接到这种卡片的员工会被送去再培训,每个员工最多有3次改进的机会。

    三、配置人力的方式

    由于企业间电子商务(B2B)的销售日益复杂,在考虑营收生产力与增加营收时,销售人力的配置方式是另一项重要因素。应该按照地域还是顾客(产业)类别来配置人力?前一种方式绝大多数是基于成本生产力的考虑,而后者则是基于营收生产力。虽然按顾客划分的方式要负担较高的成本,但往往销售业绩更佳。

    一旦公司的产品变得更复杂、地区客户的性质呈现更多元化的倾向,或竞争对手的实力更强时,企业就应该将销售人力配置由地域改变为顾客(产业)类别方式。路易斯·葛斯纳正是借此方式让IBM奋起直追。葛斯纳当年担任美国运通营销经理时曾是IBM的客户,他意识到销售人员不可能对一个以上的产业深入了解,尤其是必须负责销售解决方案时更是如此。现在的客户会要求销售人员对产业有相当的认识,能为他们提供有用而创新的构想,因此销售人员必须专业化。在IBM的时候,葛斯纳积极重组销售人力,针对金融服务或电信等特定产业提供不同专业的服务。

    根据顾客(产业)划分来安排销售人员,并非IBM等大公司的专利。以亚特兰大的NDC保健为例,这家健康资讯服务公司的销售人力划分也是按四大客户划分:医师、药剂师、医院、制药公司。

    IBM公司:人人参与销售

    可以说,IBM是一个人人参与销售的公司。也就是说,IBM的每一个员工都树立用户至上的观念,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与产品的市场销售联系起来,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为市场销售创造前提,将优秀的产品提供给市场。

    IBM树立销售为中心的观念是从职工进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灌输给他们的。在第一次进行面谈时,负责招聘考试的人员就会把公司的宗旨、用户至上的经营思想告诉应聘者,询问应聘者对这些宗旨和经营思想的意见。职工正式进入公司后,都要接受为期长短不等的培训。一切为销售服务、用户至上、把自己的工作同产品的销售联系起来,是所有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在培训上的必修课程。IBM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公司的销售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都必须定期会见用户。IBM要求,无论是市场营销部门,还是教育部门、财务部门、研究开发部门、制造部门都不得例外。IBM觉得,有些部门虽然不直接销售产品,但其工作都与用户有着扯不断的联系。他们工作的质量对用户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用户的意见虽然也可以通过市场营销人员反馈给这些部门,但这毕竟是间接的,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些部门直接会见用户,听听用户对这些部门工作的直接反应,对改进这些部门的工作更为有效。IBM的这种制度也的确行之有效。

    除了要经常用一定的时间与市场营销代表一起工作,同他们交谈,了解销售情况以外,IBM的高级经理还必须直接同一部分用户保持联系。这些来自公司各个部门——如市场营销、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教育财务等部门的经理一般都要与3~4个用户长期保持联系,定期会见他们,向他们征求对公司及各个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又向这些用户递送公司的服务动向及最新的技术产品信息等等。有时,这些部门经理还会邀请用户前来参观IBM的工厂、生产线、实验室等,让用户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IBM。此外,这些高级经理人员还要定期访问客户,随访的是一些将来要成为公司经理的“IBM人”。这种访问,一是对用户表示感谢,二是使用户对IBM的了解更为深入,三是帮助未来的经理与用户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对销售的高度重视,还反映在沃森一世出任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经理后,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创办了两所公司内部的学校,一所是技术培训学校,主要是对公司招收的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另一所就是销售学校。这所学校虽然名为销售学校,但却是为IBM培养未来的各级管理人员。沃森一世认为,在美国这样一个商业社会中,必须懂得销售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经理人。IBM将招聘进来的认为有管理能力的员工都送到销售学校接受培训,然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实践。如果某人在销售过程中取得了成绩,并显示出管理才华,就会被重用和提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IBM的高级管理人员都是从销售人员中提拔的,所提拔的人员都曾在IBM的销售学校中接受过培训。

    纵观IBM的发展历程,这一所销售学校对它的繁荣发挥了重要、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