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将相之首——裴度(2/2)

“平贼为己任”,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征讨淮西。淮西的战争一打就是四年,并且朝廷屡屡失利,兵饷运输也发生重重困难。朝中主和大臣乘机劝宪宗从速“罢兵”,而裴度坚持把讨伐战争打到底。他说,吴元济已经陷入很大的危机,必败无疑;讨伐军屡次失利是因为诸将不能齐心协力。为加强统一指挥,裴度自请去前方督战,并表示誓不与此贼俱生。唐宪宗很感动,让他以宰相衔领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谕处置使,出任淮西的前线总指挥。

    八月下旬裴度到了前线,他取消了太监监军的制度,使兵权**于将,革除了唐末用兵的弊病,极大地调动了将士们的积极性。自此以后,中央部队“军法严肃,号令划一”,接连取胜,扭转了战局。十月初,裴度同意了唐邓节度使李朔的作战计划,于是,李朔雪夜破蔡州,活捉了吴元济,取得了淮西征讨战的胜利。讨伐淮西的胜利,大大震慑了河北、山东的藩镇,他们有的自动归附。对还在犹豫观望的王承宗,裴度派遣布衣柏耆前去恒州游说,迫使王承宗以二子为质,归附朝廷。之后,裴度力劝唐宪宗出兵讨伐郓州节度使李师道,用兵七个月,终于诛杀李师道,收复淄青十二州。至此,大唐暂时平定了藩镇割据,几于复振,史称宪宗“中兴”,而裴度则是当之无愧的“中兴”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