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1)(1/2)

    办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我非常乐意。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我养我的家乡广安和父老兄弟。

    我的确看不惯、也看不起到处伸手要钱的人。

    1992年夏天,我回家乡广安县去探亲,事前根本没有想到,我那次回家会给家乡的“父母官”添那么多麻烦。

    听县委、县政府的小车驾驶员说,刚听到我要回去的消息,县委办公室的领导们很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接待。不接吧,听说我是一个在广东拥有上亿资产的集团公司老板,县里本来正在到处引资,到处请人来县里投资,眼下送上门来一个“大老板”,怎么说也不该冷落;接吧,又听说我祖祖辈辈都是本县偏远的果子村的农民,几年前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打工仔……

    这件小事把领导们搞得很累,反复研究,最后大家还是决定“解放思想”,派个小车到火车站接我。

    下火车后,接我的人指给我一辆小车让我上,我怕上错,问了一句:“就是这辆吗?”没想到接我的人误会了,他大约以为我是发财了的大老板,不愿坐国产的旧车,对我解释:“这已经是县里最好的车了。”

    我没有再多说,但下车后却认真看了看这辆车,的确很差。第二天,县长和县委书记来宾馆看我,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广安出了个伟人邓小平老人家,全靠他中国才加快了富裕的步伐,我们广安人要给他争气。你们是广安的父母官,坐那么差的小车太不够档次了,现在不像以前,以前当官的走路人们都会夸,现在别人只会说是不能干。我也知道广安目前还很穷,这样吧,我送县政府一辆最新型的桑塔纳。”

    过了几天我又决定在果子村修一条公路,然后又捐资几十万元人民币,修一座小学,我告诉修学校的设计人员:“不要怕花钱,一律按高标准修,老师的办公室要装上空调。”

    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读书少了,因此,我非常希望大家一起来实实在在地兴办教育。

    1992年那次我回家,路过我的母校──果子村小学,我进学校去看望我的老师。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每一次回家乡,都要去看望曾经教过我的傅老师。在山村度过多年教书生涯的傅老师,早已是两鬓斑白,再也看不出当年带着我们在竹林里吟诗的激情和风采,消瘦的脸上爬满了辛劳的沟渠,但他两眼依然是那样明亮有神,他默默地在这座难避风雨的破庙改建成的学校里,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将自己的一生用来教育培养一代代农家子弟……

    面对傅老师,面对破烂不堪的校舍,我是由衷地觉得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真是伟大,世界如果没有他们,绝对不会成为一个世界!

    所以,我非常赞成大力提倡“尊师重教”,这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更重要的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特别需要教师来培养出成千上万的人才,否则,就是把现代化送到我们手上来,我们也会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