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四章 训练班(1/2)

    —如何将企业变成托儿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    —古希腊诗人品达(Pindar)    我懂的比你多    在如今的社会里,如果个人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就不可能成为经理、自由职业者或行销人员。成功的要诀是:成功来自成功的训练。所以,很多人都相信管理阶层应该首先是员工的教练。不过这件事说着容易做着难。因为训练是一项高难度的艺术性工作,如果你同时身为教练和领导,你就处在一个棘手、互相矛盾、充满“如果”和“但是”的境地。  训练本身就潜藏着“我比你强”的优越感。仔细观察一下企业内部,你就会发现“我知道得更多”这句潜台词。人们在个人和工作绩效等方面互相比较,试图取得平衡。因此,主管必须协助员工发展,教育员工,指出员工的缺点,并给予批评、建议或鼓励,做员工的严父、慈母或挚友,让员工百分之百地信任自己。当然,唯一的前提是:只有教练才有权判断“对”与“错”,并作出决定。  一个好的教练,一方面要经常给人建议,另一方面要随时吸收别人提出的建议。训练班的讲台上站着教练,下面坐着学员,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个体的需求被完全忽略。这种全方位的“急救式”领导,就相当于把教练丢到诊疗室里,让他们带着优越、权威和分析给员工们作出诊断,而下属们只要按照主管的要求发展即可。我所认识的经理人中,大约有99%都属于这种“诊疗式主管”。    下属的教育    “我还没有成功地把下属们教育好,他们还不懂得以顾客为主导的道理。”这句我们所有人都想说、却一直都在回避的话,忽然之间就出现在我脑海中。在心理学家跟企业经理人的讨论会上,我经常能听到他们向经理人传授“如何才能教育好员工”,在经理人的脑海中形成一种考虑问题的模式:“管理”和“教育”是一体两面的,是可以互换的。而“训练”就是这类旧式教育典范的现代版。    整个管理学的思想体系,就是把对儿童的思想教育转移到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上。    如果从训练班的角度讲,个体绝不是拥有特质的自我,而是缺乏能力、权力和技巧的弱者。员工的行为必须要和领导保持一致—只是水准可以放低一些;凡是跟领导不一样的员工,就被认为是落伍和异类。依照这种理解方式,教练式的主管必须永远遥遥领先,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了解而是复制员工:“我要你变成什么样,你就必须是什么样的。”员工对这种教育方式毫无兴趣,其形式和方法都让人觉得很冷漠,并且它永远都只有一个声音是正确的。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是用工具“加工”另一个人。这种关系是不对称的,也是令人丧气的,因为主管一直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员工头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是毫无尊严可言的,他们只能生活在“只要对我有用的,对你也一定有用”的阴影下。主管需要的,员工也一定需要吗?员工一定要跟主管一样吗?你相信企业都想把所有人变得一样吗?你相信通过这样的办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