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在面对难以预测的未来时(2/2)

的主张:“除了老婆和孩子不能变外,其他一切都要变。”

    从此,三星公司波澜壮阔的变革就开始了。

    首先,李健熙大举改革用人机制,提倡任人唯贤。在三星,每年都有近百名怀揣MBA背景的年轻人被提拔为高级主管。不仅如此,三星还尊重员工个性,鼓励员工不断创新,使有才能的员工感受到了快乐的工作。最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公司还一改封闭式管理的老传统,实施开放型管理,让决策和实施过程公开、透明,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由下而上广泛传递,各个阶层积极参与,所有的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向总裁提建议。

    三星公司在经历了这种翻天覆地的管理革命后,被业界称为“最不像韩国企业的企业”。而当亚洲金融危机袭来之时,人们终于知道三星公司的这种改革是多么明智。

    金融危机来临时,三星公司由于有效改革,早已具备了应对巨变的能力。在裁员问题上,三星公司的很多员工都平静地接受了被裁减的事实。而在1997年至1999年的两年里,三星公司更是对231家企业进行了调整,员工总数减少了32%,减少了5.4万人。

    三星公司在裁员上的妥当处理,让三星在面对巨大变化时更加游刃有余。李健熙对三星公司的产业结构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将原来的65个公司减少到40个,着重发展电子、金融和贸易。如三星于1999年毅然将汽车项目出售给雷诺公司,仅此一项就损失几十亿美元。此外,李健熙大量出售存货,积极回收账款,果断地变卖了19亿美元的资产,集中资源,舍弃了无线寻呼机、洗碗机等16个利润过低的产品。这些举动使三星的资金得到了保障,资产结构明显改善,实现了最初的解冻。

    在金融危机前,韩国大集团的排名顺序,第一是现代,第二是三星,第三是大宇,第四是LG。但经历过这次经济的大变动后,三星公司扶摇直上,成为韩国金融复苏和经济振兴的典范。

    作为企业的一名经理人,除了要具有高度自觉的判断力外,还必须敢于冒风险,主动地去适应变化,打破企业内的传统结构,使其具有适应时代潮流的活力。尤其是一些传统型企业的经理人,更应该让变革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心中,甚至应该故意制造出一种不安定感,让员工们感到不变革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不变革就只有死路一条。

    21世纪是变革的时代,也是竞争最激烈的时代,正如网景公司创始人之一克拉克所说:“你必须站在变化的最前沿,否则就将落伍。”韦尔奇也说:“对企业而言,仅仅知道变什么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变。对一些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企业而言,切不可沉湎于自己过去的成功和今天的辉煌,以免成为日后发展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