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康德未曾出远门(1/2)

    2001年3月26日

    春节后我发表的《火车票价还不够高》,激起雪片般的批评,而最早一封信是我父亲写来的:“表面上,只要火车票价足够高,就不会有炒票现象;而羊胎素也如是,幸好它的价格不像雪花膏,否则也会发生排长队挤伤人的事故。但细想却不然:没有羊胎素,社会不会动乱;而回家过年,百万民工可没有选择余地!所以,羊胎素的贵与火车票的贵看来就有质的不同……”

    后来接到的来信,大半都是这种“实在需要”论。我给父亲回信说:“什么是生活必需品,那是很主观的定义。康德(Immanuel Kant)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可他从未离开过家乡那方圆几里地;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把阿尔卑斯山描绘得有如仙境,可他从未去过;硅谷是美国高科技工业的心脏,可那里因为缺乏电力要歇业;非洲无数儿童患上艾滋病,但如果强迫西方的药商降价,就会打击他们继续研究的热情。”

    这个世界“实在需要”的东西太多,每个人的要求都是那么有理,那么迫切,甚至催人泪下。现实可能不受欢迎,甚至令人憎恶,但经济评论的任务,应该是客观地解释真实的世界,而不是给读者发送歪曲的信息,流于用一厢情愿的愿望来博取读者的欢心。而现在的现实是:就算把票价压得再低,也不能增加哪怕一张火车票!父亲,您的好心,并不能做成好事。

    人的**是无止境的,所以世界上的经济物品永远都是稀缺的。这是世界的基本现实!何止火车票,还有纯净水、住宅小区、心脏搭桥手术、上网电脑和电影明星,都是稀缺的。

    虽然如此,但只有当商品的定价失当时,才会——而且必定会——引起危机。很多人认为“短缺危机”的原因是商品供应不足。错了!商品从来未曾充足过。不过,危机倒也不是总在发生。只有当商品的定价过低时,才会发生“短缺危机”。价格一旦调高,“短缺危机”就马上消失。宝马轿车和帕瓦罗蒂演唱会就是这样。

    同样,商品的“过剩危机”,也不是由于商品供应过多造成的。除非商品的定价过高,否则不会发生“过剩危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