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1节 在校司考明星之路(6)(1/2)

    韩景慧:我相信凡是学法律的人几乎都会有通过司考检验自己的冲动,我当时从事公安工作,所以参加了当时的律师资格考试。那是2000年,10月份考试。我所在的是个小城市书店很少,7月中旬我专程来北京买了一套14本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指定教材和配套法条,这是我全部的复习资料。临近考试的时候有个同学帮我从北京找来了两套模拟题。回想起来,做模拟题还是很有益处也是非常必要的。

    公安工作忙碌,我白天要上班,主要是晚上看书。8月份正式开始看书,我每晚看4个小时,白天视情况见缝插针,按照教材的顺序先看了1遍,边看书边在纸上写,每天最少看100页。我觉得在职的人必须做到,随时拿起书来随时能够接上趟,也就是说上次看到这一行,下次得空时就能马上接着看下一行。有的人非坐下来半个小时才能安下心来看进去,或者要与上次衔接就得返回去看上次的内容,这样就太耽误时间了。

    这次律考前三卷我勉强及格,第四卷没有答完。一方面是我平时写字慢,上班主要用电脑很少动笔写字,另一方面是有的题答的过细,没有必要写的东西也写了上去了。还有就是平时没有练过,不知道答题的标准。虽然做过两套模拟题,但是最后一卷都是看着题目想想,在纸上简单写写,没有正式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地答过,也没有看过往年真题,不知道标准答案的模式。当时是打电话查的分,各门分数报下来仔细一算得了241分,才放下心来。

    2004年我决定再参加一次司考。这时我已经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7月上旬学校放暑假,我就向别人借了2003年司考的三本教材和一本法条开始看书,也没买别的辅导资料。因为10月份结婚,所以正式看书的时间大概只有1个半月左右。复习中间我回学校买了司考大纲和一本法条增补本,还有几套真题与模拟题。

    在这1个半月的时间里,我在考前半个月的时间抓的比较紧。早晨7点半开始学习,11点吃中饭,吃完中饭睡个午觉(1个小时左右),下午2点看到5点吃晚饭,6点钟看到10点钟,然后洗漱休息,生活得非常有规律。

    我复习是以教材和法条为主,以模拟题查漏补缺,比上次增加了看历年真题。我认为看历年真题也是非常有必要非常有益处的,一方面通过看真题可以看出出题者的思路和考点分布以及司法考试的难易程度,这样考生就不会杀鸡用牛刀或者杀牛用鸡刀了,另一方面无论司考的哪一部分其重点都是固定不变的,而历届司考真题考的也大都是重点,重复性的考点据我看最少有1/10左右,这部分的分简直就是手到擒来。

    因为我从事了几年的公安工作,经常用到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所以这些内容我都较为熟悉,花费的功夫少一点。而法理、宪法我上大学时学得比较扎实,所以一直都较熟悉,也没花太大的功夫。商法、经济法法规数目虽多但没有难度只是记忆的功夫。民诉、仲裁也只是考那些细致的规定。在我的司考之路上最难的就是民法,因为民法既有理论深度,又非常实用,所以我费了不少功夫来看民法。

    到了考场上,我总体发挥顺利,只有3处心里觉得吃不准:第一是行政法。许多题目非常灵活,做题的时候十分拿不准,这部分错的最多,往往是五六道题连着错。第二是民法的不定项选择题。虽然在民法上用的功夫不少,但是有些理论还是理解的不够深入,所以做到最后两道题时非常茫然。其实这卷三我的做题速度挺快,9点半就填完了答题卡,还有两个小时,于是就开始苦思冥想最后这两道不定项选择题,最后还是错了一半。

    第三还是卷四,和上次考试一样我还是没有答完。开始答题时还注意尽量简单明了,但到了后面3道大题就出问题了。那道刑法题考虑了很久,总不能确定外边的人是抢劫既遂还是未遂。接下来的1道论述题又觉得心里没底不知道该怎么答,于是就答了很多内容,凡是与题目沾边的就统统答上,所以最后1道题只写了300字就到时间了。

    因为自己基础还行,复习的也比较扎实,所以为期两天的考试我总体感觉还挺轻松。最后成绩是437分,各卷分别为112分、108分、112分、105分,还比较平均。

    过了律考过司考,每次复习2月少,卷四总做还不完,最终成绩比人好。该生(已考入法大研究生)的司考经历值得我们慢慢嚼。

    王永青:我是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之前我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教训。我是在校法律硕士研究生,从事法律实务是我未来的职业,所以司考成了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