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普通人与媒体(2)(1/2)

    “大眼睛姑娘”因记者改变了命运

    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枝铅笔,一双眼睛透出对知识的渴求。这张照片散见于全国各地各种书刊报纸。如果说熊德明是一颗普通的流星,那么这个普通“大眼睛姑娘”则是一个悬挂在空中的恒星,当然是一颗小的恒星。

    苏明娟演绎着一个普通人成为非普通人的故事。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一个记者。1991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区采访,他走遍了深山里的几十个农村学校,在成千上万的孩子中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苏明娟的名声由此走出了地处深山的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成为全国知名人物。

    她被推举为全国希望工程形象代表——“大眼睛姑娘”。2001年6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希望工程远程教育项目,再次推选苏明娟为“希望网校”形象代表。苏明娟成了希望工程的标志性人物,她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热心于希望工程事业的人。1998年,苏明娟当选为团中央第十四届候补委员(2002年当选为团中央委员),是这届团代会年龄最小的代表和委员。2002年9月,苏明娟进入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学习,并获得摩托罗拉公司提供的4000元助学金。

    这是一个典型的丑小鸭变成灰姑娘的故事,而故事的塑造者便是媒体,没有解海龙的镜头就没有苏明娟的成名,这就是媒体的魔力,它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命运。

    苏明娟的一举一动都成了新闻。媒体报道,上了大学的苏明娟致信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郑重宣布:“我不再需要捐助了!”请求退出希望工程对她的捐助计划,希望将这些捐款用在其他更需要帮助的同学身上,让他们免受贫困失学之苦。

    只要“大眼睛”的照片还在悬挂、张贴、出现在宣传物上,没有从大众的视线里消失,那么,大众就会保持对她的热情。相应地,媒体也始终保持着较大的热情关注着苏明娟。同时,媒体也会利用新闻人物来为自己造势。新创办的《新京报》于2004年8月9日策划了一次义卖活动,“大眼睛”苏明娟成为“同在蓝天下”义卖《新京报》助学活动的第一个报名志愿者。

    她说,我希望通过义卖,让更多的人参与希望工程的公益助学活动,让更多的贫困儿童走进校门。苏明娟本人就是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走进校园的,她希望自己多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来回报社会。为什么要争第一?她说,我是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嘛,当然要争第一。其实我能争上第一的原因是,我比别的志愿者早得到消息。她很重视希望工程形象代表的身份,她说,这个身份让我时时刻刻都清楚地认识到,还有千千万万因贫困而不能走进校园的贫困儿童。如果这个身份有作用的话,我希望因此能让更多的贫困儿童像我一样读书、上大学。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活动,我一定会参加。

    被媒体追逐着,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成长,对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普通人来说是荣耀,但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