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一个执照(3)(1/2)

    欧阳一听就叫苦。制造泡沫板本来利润就薄,如果柴油改电,所有的利润等于泡了汤!无奈,欧阳只得把刚刚建起的工厂迁至关外的宝安西乡,关外的锅炉可以用煤。

    到了西乡后,欧阳了解到这儿的加油站对面也有一家泡沫制品厂,老板叫章冠威,客家人,从事泡沫行业多年,为人厚道。欧阳喜欢跟这样的人一起干事。章老板见欧阳热情真诚,于是俩人一商定,就联手作业,一时间泡沫厂经营得有声有色。然后,经过关内关外的一次搬迁事件后,欧阳意识到早晚有一天这关外烧煤的泡沫厂也会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限制。因为解决环境污染是特区政府的一项长远之计。营长出身的欧阳懂得兵家之道,与其让别人赶着东躲西藏,不如提前后撤反为主动!

    三五个月的生意场上,欧阳第一次运用起兵法之道,而且使薄力弱资的初始阶段,得以提前摆脱了潜在的危险。这一次的成功,使日后的欧阳在几千万、几个亿的生意面前始终保持着一种军人特有的前瞻性决策能力,他因此再也没有使自己因主观的判断有误而陷入困境。

    泡沫制品厂的撤出,欧阳并没有造成损失,他把旧设备全部卖给了与他一起经营的章冠威和顺德的一位老板,自己则还赚了一些薄利。欧阳对我说过,在生意场上,每逢生死存亡之时,薄利就可能是大利。因为你不提前撤出危险境地,就可能是全军覆没,倾家荡产。与这相比,薄利就是大利。欧阳还告诉我,他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看什么生意做到七成时,就该放手了,留出三成利给人家做,你就得迅速调整战术,重新瞄准新的生意,再辟生财的战场。如果你在一个行当把所赚的利,占得满满的,这个时候如果你再不出手,弄不好一夜间的工夫,会把你过去赚的钱全部赔个精光。欧阳的聪明之处,就是他每办一个工厂或企业时,当生意红火到七成左右时就将有形和无形资产一起转让给别人做,这看起来他失去了眼前的一大块利,实际上他是规避了后面即将发生的巨大风险。另一方面,此时他出手的工厂或者企业,也能卖得最好的价钱。

    这也成为了欧阳日后成功生财的一条经典秘诀。

    包括欧阳自己在内,现在当他和他的那些喜欢吹捧他的人,都把欧阳早期一次次办厂的经历说成是“成功”,其实并不客观。实事求是而言,初入商海的欧阳,对经商和生意之道并不熟悉,尤其是对办企业更是门外汉。与所有刚刚下海者不一样的是,欧阳有两大可贵之处:一是他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二是面对失败从不停止追求的步履。他很喜欢马克思的这段话:“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一定是商品的所有者。”

    “从商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跳跃过程,而且是惊险的跳跃过程。你首先得敢跳,其次要学会跳,再者是要跳出水平来。”这是欧阳对“下海”的“三段论”总结。

    走出军营的头几个月里,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缺乏经验,欧阳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飞舞,又到处碰壁。当然,这期间他也闻到过不少胜利的“果香”。

    欧阳有一个很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