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6章 美容联合国(1/2)

    巴比伦王国?可不是么!

    1999年9月,林塞·欧文中把欧莱雅称做“美容联合国”,那是在欧莱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新签署女科学家奖(“Women in science”)合作关系的时候。

    克里希企业已经成为一个跨国公司,这种形象化语言是极有说服力的。欧莱雅在150个国家拥有代理,85%的产品销往国外,44%销往欧洲以外。这个精神焕发的巨人2001年的生意额达到137亿欧元(900亿法郎),纯利润达到12.29亿欧元(81亿法郎)。

    这家世界级企业的员工达4.8万人,其中研究人员达2 500人之多,分布在283家分公司和46家世界各地的工厂……

    这些数字已经把您弄得头昏脑胀了吗?再添上最后一个,今天,欧莱雅每秒钟要卖掉85件美容产品!其主要商标之一当然是欧莱雅,也还有兰蔻、美宝莲、卡尼尔、薇姿、拉夫·劳伦或乔治·阿玛尼香料、碧欧泉、雷德肯、赫莲娜……这里只列出了其中10个大的国际品牌。

    很简单,这家企业的成就淹没了所有其他的家族。不管在哪个家庭,只要往浴室或医药柜望一眼,就能找到一堆这个家族的产品,女主人或男主人使用的,以及为了滋养他们宝贵的头发用的……

    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震惊的吗?25年了,这家集团已成为美容界里最重要的星系;是发胶、涂液、哩、染发剂、香脂、除臭剂、脂粉与香水的世界;也是洗发液与护肤霜的王国。这个庞然大物至今还没有要倒下来的趋势,除非哪一天整个星球的人突然以蓬头垢面为时尚了!

    相反,人们变得越来越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我们的职业就是要满足每一个人对美特有的而发自内心的追求。”林塞·欧文中在一次企业汇报会上提醒众人。这种追求同地球一样古老!1666年,3个多世纪之前,有一位名叫玛丽·默尔德拉克的女士发表了一篇小论文,题为“为了方便妇女的仁慈化学”。它讲述了当时美容产品的学问,读起来是一种享受。

    作者以菜谱的方式提供了一些美容建议,像吉内特·马蒂奥写的《大众菜谱》(La Cuisine pour tous)!比如她发明的“脂肪水”可以“保护和美化脸庞”:“取公猪脖颈脂肪,切成小块,置于蒸馏釜中(蒸馏器的下部),加一把干净的白燕麦和二两鲸之精液,烧开水蒸馏此混合物。此蒸馏水对瘦人皮肤极有益处,并可消除红斑及天花留下的印迹。早晚涂用一个月……”真可谓虚幻的美容术……

    自此以后,人们对美容的发展方向看得更清楚了,特别是通过欧莱雅的历史,这也就是一个世纪的时间。还需要再重复一遍吗?一家由一位天生做研究的化学家创立的企业。我们还会再谈到这一点。

    还是这个集团,按家族内部的说法,你“要么待3个月,要么3年,要么30年”,一旦进去,就像笃信宗教一样,便是“永生永世”。就这一点来说,欧莱雅完全像一家日本企业,即“终生制”。那些在这里干了一辈子的人必须经受紧张的环境,热爱竞争,善于变通。

    “你同公司结婚,你与产品同床。”这是企业对新员工的说教词。欧莱雅的名声里还有时不时来个突然袭击的坏毛病,工作小组有时会受到来自上级的压力。《资本》(Capital)月刊把各公司的工作成就进行了排名,并如此针砭这家企业:“去欧莱雅工作就得接受每周工作70小时,连续的时间错位,前一天计划第二天实现……还要对紧急状况下劈头盖脸的指责,以及会议中间突然对外表的品头论足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夸张吗?是有点儿过分。可是集团为什么每年会收到4万封求职信?为什么受到人们特别是学生们的最高评价?而且为什么是最受高级管理人员欢迎的企业之一?的确,在有时被誉为“玻璃水族缸”的克里希总部,访问者几乎可以看到这最神圣的部门的紧张气氛,而这种紧张又被企业凝炼出来的几个品牌的安详所打断:Pl巒itude,Ultra-Doux……

    然而,“欧莱雅人”得到的是企业众多的好处:享受高工资,充足的假期,内部大晋升,完美的形象以及很早便赋予重任。在同一期《资本》杂志里,记者们披露了这家集团如何尽早提升卓有成绩者。而且由于这类遴选“完全是透明的”,这份经济杂志强调说,“企业高层拥有绝对合法的程序”。

    进入欧莱雅,就是进入一个完全另类的世界。这个氏族有另类语言,另类价值,另类文化……有时还遗传自前辈英雄欧仁·舒莱尔。昨天,这位老板用格言同员工们谈话;今天,蓝领工人们要熟悉“诱导-调查”、“突破理论”或“产品-分化”这类术语。写有这类术语的小词典在所有好的营销学课程里都能找得到。

    一名欧莱雅人也应同时成为“诗人与农夫”,就是说对产品要有热情,对形象、美观、语言的份量有敏锐的感悟力,同时也要脚踏实地,有追求完美的意识。他们内部私下里说:“你要有一位当会计的父亲,当演员的母亲,即需要将疯狂的种子与理智的头脑相结合。”

    欧莱雅的管理方式也与众不同,比如由弗朗索瓦·达勒建立的著名的“对抗会议”。为了使得讨论具有足够的思想火花,前总裁发明了聚集起各合伙人与不同领导阶层的会议,目的是在销售者与生产者中间、研究者与金融家中间引出“对抗争议”……总之一句话,“重组紊乱”,以避免因循保守和例行公事。从这一“混乱”中出现了“我们产品的更新换代,有时是真正的革新”。这是达勒之语。

    这些会议后来被重新命名为“调查会”,很长时间都由总裁本人主持,然后是林塞·欧文中(从此以后,达勒参加的次数将越来越少)。然而后来很多管理人员绞尽脑汁地利用这一机会,把这类会议变成用来展示某项材料或针对某一新产品的辩论会。要特别当心情绪激动的演说者或者……不要太过自信!好处是:只有能够从头到尾经受得住攻击的计划才能从这种大弥撒中走出两难境地。

    为了企业能够保持名副其实的第一名要付出多大代价?不管怎么说,企业的大机器要不停地运转,以有节奏的规律每年制造出上亿欧元的利润。这几乎是法国工业独一无二的成就。

    集团这种经久不衰的扩张是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市场和雄心壮志的研究政策之上的,而两者之间存在永久的辩证因素。

    欧莱雅在商学院中成为著名的“特例”由来已久了。只要记住它绝无仅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