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期望效应与工作成就(1/2)

    大约五十年前,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带着他的助手去一家小学做研究。他们在学校随机选了一个班级,然后对班主任说,他们要给所有的学生做一个测验,该测验能帮助他们发现哪些学生未来有发展潜力,哪些学生没有发展潜力。老师同意了。测验顺利进行,所有的试卷都收了上来。然而有意思的是,罗森塔尔并没有去看测验的结果,而是将所有试卷密封,放在办公室的角落。一星期后,他告诉班主任测验分数揭晓,班上有将近一半学生很有发展潜力,而另一半学生则没有发展潜力,老师将这些学生的名字一一记录了下来。事实上,罗森塔尔只是随机将学生分成了两组,将一组贴上“有发展潜力”的标签,另一组则贴上“无发展潜力”的标签。

    一年之后,罗森塔尔又带着助手来到了学校,经得老师同意后,给全班学生做了智力测验,结果发现,那些被贴上“具有发展潜力”标签的学生的得分比那些“没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显著要高。两年之后,他们又重复了这个测验,发现这时两组学生的得分差异更大,“有发展潜力”学生的分数更高。

    面对这个研究结果,罗森塔尔苦思良久。“为什么?”这三个字久久在他脑中盘旋。反复思考之后,他觉得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是老师对两组学生的不同期望造成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虽然事实上两组学生原本不应有差异(因为是随机选取的),但是因为在老师的心目中一组有潜力,另一组无潜力,于是在日后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老师情不自禁地对那组“有潜力”的学生寄予厚望,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鼓励,甚至可能将他们有时出现的调皮行为视为有创造力的表现而不横加阻止。相反,那组“没有潜力”的学生遭遇就不同了。老师在潜意识里对他们不抱希望,他们提问题,在老师眼中可能变成是他们“愚蠢”的信号;他们寻求帮助,老师就不耐烦;而他们稍稍出格的举动就被老师视为大逆不道。因此,正是老师基于自己对学生不正确假设的基础上所采取的行动导致了学生最终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这就是罗森塔尔后来提出的著名的“期望效应”(Expectancy Effect),有时又被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抛开这个研究的道德伦理问题不谈(显然对被标上“无发展潜力”的那组学生不公),该研究发现的期望效应却有相当深刻普遍的意义。在罗森塔尔之后,有五百多个大大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