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5章 管教孩子的误区(8)(2/2)

孩子的心,在拒绝的方法上要讲究,不要简单粗暴。如爸爸干干脆脆地拒绝,妈妈再柔声细语地讲清道理,耐心地诱导或转移注意力,使孩子感到爸爸妈妈对他的要求是认真考虑的,讲道理的,一般来说也是会听从的。

    向孩子的哭闹妥协

    哭,是孩子的一种本能。无论多大的孩子,都会哭。有的孩子把哭当成了一种“武器”,一见自己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就用哭来要挟大人。此法还往往十分奏效,孩子一哭,家长就屈服。应了那句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于是,哭便成了孩子的武器。

    孩子何以用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原因还是在父母。常常看到孩子整天让人抱,放下就哭,于是父母就怪孩子不乖。其实,孩子并不是整天要人抱的,只是由于父母往往一听到孩子的哭声便马上抱起孩子,多次之后,哭和抱便联系了起来,形成条件反射。

    当然,导致孩子哭的原因很多,并不都是要挟手段。例如,孩子感到身体不舒服;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做错了事情,受到成人的批评、训斥等。孩子的哭会使父母心烦,哭个不停还会惹他们动肝火,遇到不顺心,还会打孩子几巴掌,孩子的哭会越来越厉害,以此试探成人的态度,结果往往是父母束手无策,只得好言相劝,以致无条件答应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向孩子“检讨”一番。孩子的愿望也许就在此时得到实现,哭声立刻停止。在这场战斗中,孩子便利用哭这个武器战胜了父母,使家长屈服。孩子尝到了哭的甜头,便逐渐养成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