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5章 管教孩子的误区(1)(2/2)



    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某次在车站等车,一位身材高大,打扮得较有修养的父亲抱着一个看上去一岁多的孩子,抱了一会儿,为了轻松些,他把孩子放在了站台上。孩子站在地上没多久,看到地上有个烟头觉得新奇,于是捡起这个烟头,撕开裹着的纸,对里面看个究竟。父亲低下头看到孩子正在包烟头,弯下身子迅速抠出孩子手中的烟头,并朝孩子的手心狠狠地打了两下。然后,气愤地问道:“还捡不捡了?”孩子恐惧地说:“不捡了,不捡了。”

    这两巴掌,打的不是别的,正是孩子对事物积极探索的精神!打的是对新事物感知的能力。这位父亲可能认为吸烟是个坏习惯,小小孩子不该对烟头感兴趣,或是认为孩子不该捡地上的脏东西,打他几下让他记住。可孩子是出于好奇的动机,是儿童幼小心灵对新事物本能的表现。这次挨打使孩子产生了一种观念,不应该接触没见过的东西,探索未知是不正确的行为,要遭打的,于是他的感官开始封闭起来。

    打孩子,还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打孩子的教育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

    羞辱责骂代教育

    如果把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录音,你会发现大多数都是否定之词。更糟糕的是有些家长边批评边骂“你真笨!”“为什么你学习就不动脑筋?”“天哪,你怎么就那么不开窍!”孩子不懂事,孩子成绩不好,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孩子犯了错误,有的父母就会骂“笨蛋!你看人家×××考了多少分,你看你,长大捡破烂去吧!”“为什么人家会,你不会?到学校干什么去了,吃饱了混到天黑呀?”“这孩子怎么这样,死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