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坎普拉德和宜家(7)(1/2)

    公司就是家,家就是公司

    “公司就是家,家就是公司”,这是坎普拉德所精心营造的文化。曾经有一位哈佛的博士以此为主题写成了一篇博士论文,而着了迷的哈佛教授们更是为它写下了高深的评析。但这种模式可不是坎普拉德从哪里学来的,这是他与生俱来的性格。他简直就把公司看成了一个家庭,而他自己是整个家庭的领袖。

    大概很难找得出比他还依赖家庭的人了,那种感情远远超出了亲属关系的小圈子。坎普拉德时刻准备着把家庭以外的人吸纳进来。大概最让他妻子无法释怀的就是,他总是冲动地请人回家吃饭,全然不顾是否已经安排了其他的事情。与他人共享晚餐是他全部的挚爱与嗜好。在家庭的庇护之下,他年纪轻轻就成了商人,而那会儿他的同龄人正流连于舞场和酒吧。他的支持者全部都是小圈子里的亲戚:母亲、父亲、奶奶、姑妈、阿姨……真得感谢这一大家子人,在业务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给邮件打包、接听电话抑或是记录投诉,总是家里人给他支持与帮助。家成了他的办公室,办公室就是自己的家,为了业务的扩张,家里人清理了农场的房子,父亲负责每天记账,他当然是董事长,母亲则负责大家的一日三餐。

    这个家发展成了他的公司,难怪他后来总是习惯于把公司看做自己的家。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建立了与众不同的领导艺术,那就是互相帮助、彼此忠诚、团结一致以及朴素生活这些重要的美德。他总是用打比方的方法讲出来,比如“不要眼睛大肚子小”等。最早的那些雇员与他融入了这种亲密关系之中。宜家的传奇人物,斯文·高特刚刚来到爱尔姆特瑞德,就立刻成为了家族中的一员。

    于是,家一样的公司成了令他骄傲的资本。对这个奠基人来说,从爱尔姆特瑞德的亲密无间到大公司里距离感的转变十分困难。重要的是他从来也不肯接受这种转变,在内心深处,尽管员工数量已经接近4万,但他仍然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和亲戚们。

    **情结

    “把追逐利润的商业动机同永恒的人类社会理想结合在一起”,这是坎普拉德一个好心资本家的另一个梦想。这位有些**味道的瑞典老板一再强调的经营理念就是“为大多数人生产他们买得起的、实用、美观而且廉价的日常用品”。坎普拉德的人类社会理想是如何确立起来并付诸行动的呢?

    20世纪50年代中期,坎普拉德去意大利参加一个交易会,在交易会上他看到陈列的家具都是最现代化也是最豪华的,而且非常昂贵。到了晚上,他跟着几个意大利朋友回家,他看到在这些普通人家里所摆放的是他们能买得起的家居装饰,这些家具和装饰与白天在交易会所陈列的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又能相信呢?

    这种鲜明的对照真的触动了坎普拉德的心,他最初的反应是:为什么穷人就得忍受这么丑陋的东西呢?难道美好的东西就必然贵得只有上流阶层才买得起吗?

    回到家里,这些问题仍然萦绕在他的头脑中,他决定要为这些问题找出一个答案,哪怕为此耗尽一生的时间。在宜家刚步入家具行业的几年里,坎普拉德就开始了他漫长的探索,并付诸行动。他把公司的发展目标确立为:为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一目标后来影响着为宜家工作的每一个人,并形成宜家的经营哲学。任何一个去过宜家家居商场的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宜家的“平民风格”,它的每一个产品都体现了宜家“为了大多数人”的经营理念。

    坎普拉德,这位宜家的掌舵人不仅关注宜家家居的消费者,而且还关心他的孩子们,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坎普拉德经常说:“宜家总是尽可能地去帮助那些孩子们,在文化迥异的世界各地,孩子们总是最早接受团队工作意识,这可能各有各的原因,但有一点最重要,这个大家庭需要孩子们的帮助。”在当今世界,使用童工的现象仍然存在,他们大多数是迫于生计。坎普拉德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发现使用童工就终止和约,就会带来悲剧——孩子们的悲剧。他们该怎么办呢?”这确实有点矛盾,废除童工可能会带来其他相应的问题。他们只能流落街头,没有学校,孩子们能去哪里呢?他们的家庭怎样维持生计呢?坎普拉德先后设立了各种公益基金,力所能及地帮助这些孩子们。当电视节目曝光了远东地区的问题之后,坎普拉德一下子就收到许多信件,那是些普通人写给宜家的信:请不要抛弃菲律宾人,也不要抛弃印度人和越南人,他们创造着新的繁荣,他们在提高生活水准的道路上需要你们。

    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坎普拉德,同时也坚定了他的终极理想。他在回信中说:宜家不想让任何人失望,大众的希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