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谁主鱼: 广告经理人生存的必读之物 > 第九章 整合和调整广告公司全球经营网络(1)

第九章 整合和调整广告公司全球经营网络(1)(1/2)

    按照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理论,人永远不能两次在同一条河里钓鱼。情况永远是变化的,每分钟都会不同,每次甩杆也会不同。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快速调整自己——正是衡量一个垂钓者是否成功的最佳尺度。

    维林·金肯伯格(VerlynKinkenborg)

    《野外运动》(SportsAfield),1996年8月刊

    对广告界业内人士来说,1986年是大冲击(BigBang)的一年。我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当时我是负责《广告周刊》东南地区的编辑,一次被叫去参加一个贸易会议,做为评委会的一员,对这次里程碑事件给以评定。我们当时并不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但我们知道,广告界的转盘从此转变了。

    大冲击指的是BBDO、DDB与NeedhamHarperSteers三家广告公司的老板决定将股票放在一起,合并成一个单一控股公司Omn,由此成为全球广告公司巨人。他们并不是合并的始作俑者。马里恩·哈珀(MarionHarper)于1960年创立的英特帕布利克集团(IPG),并购了麦肯公司(McCann-Erick),至今仍是美国最大的广告公司。后来它又收购了灵狮(Lintas)(为联合利华很多品牌做广告的大广告公司)和弗兰克·劳(FrankLowe)的劳氏集团(LoweGroup)。

    大冲击绝对是件大事——它标志着全球广告行业开始进入最终联合的时代。公司联合是出于服务的考虑“广告公司竭尽全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每一行业的顶级公司正快速合并成两到三个大公司。然而,有人却认为这是场金钱游戏。客户已经开始注意广告公司从他们的生意中获得的利润,尤其自鲍勃·贾可比(BobJacoby)以前所未闻的四亿五千万美元天价将达彼思广告公司(Bates)卖给上奇(Saatchi)兄弟之后。

    达彼思销售案与大冲击搞得很多客户惶惶不安。他们支付15%的佣金在广告公司指定的媒体上,但不知道广告公司如何使用这笔钱。他们决定不再采用这种方式,而是支付酬金,藉以更好衡量广告公司的工作。采用这种做法的初期,酬金也大致相当于支付14%或15%的佣金。但一段时间之后,费用就逐渐减少,目前很多大公司的广告开支只相当于支付8%-10%的佣金。

    同时,广告公司的联合也在加快步伐。Omin购买了TBWA和切特/戴(Chiat/Day),并将两者合并。TrueNorth公司由FCB环球公司(e&Belding)与Bozell公司合并而成,然后又卖给了英特帕布利克集团。

    上奇神奇帝国的前任首席财政管(CFO)马丁·索罗(MartinSorrell),创建了自己的控股公司WPP集团。他首先收购了智威汤逊公司(J.WalterThompson),随后将奥美广告公司(Ogilvy&Mather)罗至旗中,最近又把扬雅公司(Young&Rubicam)收入麾下。

    法国的哈瓦斯公司(Havas)先后收购了纽约的MessnerVetereBergerMcNameeSchmetterer公司,盐湖城的DahlinSmithWhite公司和芝加哥的TathamLaird公司,组建成新的广告公司,然后被由法国两大广告公司Euro和RSGG合并而成的公司纳入旗下。

    几年前,李奥贝纳广告公司(LeoBut)和达美高公司(D’ArcyMasiusBenton&Bowles)公司合并后,再加上日本广告界巨人电通公司(Dentsu)的投资,合并组建成3公司。巴黎的阳狮集团(PublicisGroupe),其老板莫里斯·列维已经拥有赖利广告公司(HalRiney)、法伦公司(Fallon)和上奇公司,在2002年收购3,坐上全球广告业第四把交椅。

    美国的广告公司如法伦、G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