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东方世界的《堂吉诃德》 西游记(1/2)

    必读理由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世界神话小说经典

    展示中华悠久文明的杰作

    适合不同年龄阅读的人间童话

    古代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

    鼓舞人为达目标不折不挠的书

    糅合佛、道、儒三家的神魔故事

    作者:吴承恩

    国别:中国

    类型:小说

    成书年代:明代,1570年

    阅读时间:一生

    推荐读本:《西游记》,中华书局,2003年

    ⊙背景搜索

    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他少时颇有文才,享誉两淮,却屡次落第,直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40多岁时,才补为贡生。54岁,他因母老家贫,屈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因不愿逢迎上司而弃官归乡,靠卖文为生。他的代表作品《西游记》与《金瓶梅》、《水浒传》、《三国演义》合称“四大奇书”。

    《西游记》的故事源于唐代高僧玄奘只身赴天竺(印度)取经的史实。玄奘归国后,奉诏口述所见,由门徒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介绍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而后玄奘弟子慧立、彦撰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对取经事迹进行了神话性的描述。南宋时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有猴行者的形象。取经故事的定型在元代,这时,产生一部评话本《西游记》,具有吴承恩所著《西游记》的大概内容和主题框架,为吴承恩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内容提要

    东胜神洲傲来国的花果山山顶的石头产下一猴。石猴拜师学艺,名孙悟空,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可行十万八千里,神通广大,于是自号“美猴王”。他在东海龙王处取得定海神针,化成金箍棒,能大能小。他到阴曹地府捣乱,玉帝欲派兵捉拿,经太白金星建议,召孙悟空入上界作管马的小官“弼马温”。当孙悟空得知此官地位卑微,就打出天宫,回花果山,称“齐天大圣”。玉帝遣兵捉拿孙悟空,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请如来佛祖收降了孙悟空,将他压在五行山下。

    如来派南海观音菩萨往东土寻找取经的人,菩萨点化陈玄奘去西天取经。唐太宗李世民认玄奘为御弟,并赐号三藏。唐三藏路经五行山,救出孙悟空。此后,孙悟空被套上了紧箍咒,先后收伏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返回长安。

    ⊙作品影响

    《西游记》把奇异的神话题材和真切鲜活的现实熔铸在一起,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使作品既有引人心迷的浪漫主义奇思遐想,又有真实细密的情节。语言风格韵散结合,亦庄亦谐,气氛紧张,结构清晰。塑造的人物形象诸如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都是妇孺皆知,深入人心。

    《西游记